张先|苏轼和张先同游西湖,忽听筝声哀婉,做《江城子》,词句纷呈如画( 三 )


可知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以花喻人,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从白鹭的破空而来,以动入静,让白鹭代替自己和张先,表达对女子的倾慕,神来之笔。
张先|苏轼和张先同游西湖,忽听筝声哀婉,做《江城子》,词句纷呈如画
文章插图

为了渲染哀筝,不直接写听者的感受,而以烟霭敛容,云暮低垂代替人的主观感受,并进一步用湘水女神奏瑟倾诉哀伤,把音乐之高超技艺推向高峰,同时寄希望给弹筝人,希望她的生活如湘灵一样美好,不要日日哀伤。
词的最后,音乐声戛然而止,这神仙一般的曲调还没听够,正待寻人,人早已不见,只看见青翠的山峰静静地立在湖边,山不会说话,但随着作者寻人的双眼,似乎人就在山后,而那哀怨的乐曲回音袅袅,久久在山间水际徘徊不去。
“人不见,数峰青”两句,颇有禅意。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作者苏轼不着痕迹借用到自己的词中,意境凸起,意象动人,而且在全词的结构上,继续承接上一句“依约是湘灵”的含蓄表达,两个典故无缝衔接,巧妙结合,读之,心中涟漪久久不散。
起句写“凤凰山下雨初晴”,结尾写“数峰青”,上下呼应,浑然一体,逸趣横生。
结语:
张先是苏轼学习诗词的启蒙老师,他们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苏轼写的最早的一首《行香子》,词牌就是张先所创。苏轼的父亲苏洵不赞成苏轼和苏辙写词,认为诗言志,但是,张先融五代的花间词浓丽的特色与南唐,以李后主李煜为代表的高雅词风于一体,自著清丽词风,成为维系唐五代与北宋词之间的桥梁。
苏轼在接受了张先词的启蒙后,后起直追,扩大词的题材,突破词的音律,创新词的风格,在词的艺术、内容、风格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