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文化过节成新潮流,大众消费热情值得鼓励

黄金周假期 , 告别工作日的繁忙 , 享受休闲一刻 , 是很多都市人的选择 。 休闲的方式很多 , 除了游览名山大川 , 宅在家里睡觉 , 或是满足口腹之欲 , 还可以在家门口探索文化过节 。
这个假期 , 各地博物馆或科学、艺术相关机构组织甚至商场 , 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 , 对民众颇具吸引力 。
有的地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人们的生活中 , 通过现实体验让非遗不再是“躺着的古董” , 而是真正“活过来” 。 例如 , 洛阳市举办了“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 , 呈现难得一见的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 , 并推出尽显“潮流”和“古典”碰撞的考古盲盒等互动活动 。 在非遗“富裕”的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 , 有2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近百名传承人在国庆假期期间登台亮相、尽展绝活儿 , 为观众奉献非遗盛宴 。
而在广州 , 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携手广东省博物馆 , 以“非遗新国宝 , 国庆会国潮”为主题 , 从10月2日开始一连三天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广州市新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系列体验活动 , 包括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岭南陈氏飞针、沙河粉制作技艺、行花街这四项今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非遗新国宝”;活动分为面向市民游客的非遗游园会 , 以及面向专业爱好者的专业场沙龙 , 公众既可在游园活动中畅玩 , 多角度认识非遗所蕴含的技艺、风俗和美好寓意 , 亦可通过专业沙龙场的探讨获取知识 。
【广东省博物馆|文化过节成新潮流,大众消费热情值得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文物 , 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项目 , 然而 , 只有让其在公众生活中扎根生长 , 文化遗产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 近年兴起了一股对文化产品的追捧 , 以及文化活动的体验热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中国旅游报等联合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 , “非遗+电商”模式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 而且 , 有超过67%的受访淘宝非遗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手艺传承人 。
公众对文化体验的热情 ,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走红的基础 , 但民众参与不仅局限于此 , 不同的文化体验与融合实践 , 也是当下的潮流 。 例如 , 在广州荔枝湾畔 , 一个由西关大屋改建的音乐空间里 , 最近上演了一场由小众乐队为自闭症儿童而奏的live house公益活动 。 建筑是城市的记忆 , 西关大屋本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留存 , 在泮塘五约的传统青砖墙、灰色筒瓦屋、木门窗、趟栊门及彩色压花玻璃窗之中 , 有音乐空间、书店、咖啡馆、艺术家工作室 , 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 造就了新的文化体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