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潮人文脉」“红蓝绿古特”相互辉映,汕尾发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 赵映光 实习生 高丹琦

黄礼熙 陈仕凯

文旅融合|「潮人文脉」“红蓝绿古特”相互辉映,汕尾发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章插图
金秋九月,清晨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港湾海面,白色水鸟在近岸海域自由展翅盘旋,轮渡的长笛唤醒了汕尾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作为汕尾的热门景区,拥有绵延7公里原生态海岸线的汕尾保利金町湾度假区热闹非凡,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或在海上体验摩托艇等水上运动项目的活力,或在海边享受着踏浪听涛的惬意。

这可以说是汕尾近年来立足自身“山海湖城”“红色圣地”“活力湾区”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及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等在此交融共存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滨海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的生动缩影。

据悉,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美誉的汕尾,正按照文旅融合发展的“268战略”,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借助“双区驱动”“深圳东进”“一核一带一区”支点城市的多重效应,朝着成为广东文化旅游发展新亮点的方向迈进。

文旅融合|「潮人文脉」“红蓝绿古特”相互辉映,汕尾发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章插图
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独具特色

“汕尾‘山、海、岛、湖、林、泉’齐备,红色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存,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提及汕尾丰富的滨海文旅融合发展资源,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主任李新文向介绍,“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共同构成了汕尾文化旅游一座“富矿”。

确实如此,羊城晚报全媒体在汕尾走访时就发现,“红蓝绿古特”每一种色彩,都为汕尾的滨海旅游注入了别样的文化内涵,也奠定了汕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滨海旅游的比较优势。那么,汕尾的“红蓝绿古特”具体是哪些资源呢?

红色文化弥足珍贵,汕尾作为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拥有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数量高居全省首位;蓝色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4万平方公里海域和长达455公里海岸线孕育着金町湾、品清湖、红海湾等优质海洋资源,“百岛十滩九湾”更是精华所在,阳光、沙滩、海水、海岛、海湖,令人心之所向;绿色资源多彩多姿,四万亩红椎林富山、十万亩梅花沃土、十万顷田园福地、数百种水鸟以及多处优质温泉资源,特别是咸水温泉资源实属罕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9项国家级、29项省级、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人文旅游资源独具魅力,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交相辉映,兼容并蓄,孕育了伟大革命先驱彭湃、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文化大师钟敬文、第一代核潜艇功勋彭士禄和黄旭华院士等杰出人物。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