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南:一座活力四射的“非遗之城”( 三 )


与此同时 , 济南积极推动非遗走上“云端” , 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展示交易平台 , 并举办非遗传承人电商知识培训班 , 提升了100余位传承人的网络销售技能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 , 济南举办非遗购物节 , 依托8个网络平台 , 48个非遗项目直播带货30余场 , 42个非遗项目参与线上促销 。 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特设“云展厅” , 73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线上展示 , 416部非遗纪录片、专题片在线展播 , 并对507家入驻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非遗传承人店铺进行公益性引流和推介 , 线上浏览量达到5000万人次 。
小手艺已成为大产业 。
非遗 , 新时代济南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 。 为更好地夯实非遗保护传承根基 , 济南不断加强顶层设计 。 制定出台《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设立非遗专项资金 , 用于项目扶持、传承人补助等 。 自2018年以来 , 先后投入2900余万元 , 持续实施活态传承八大工程 , 对非遗传承人更有针对性地分类保护 。 面向社会为传承人公开招聘500余名学员 , 解决了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难题 。 国内最早设立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库 , 2个项目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7个项目入选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3项传统舞蹈类项目得到扶持 , 培育了全国秧歌之乡--商河县 。
同时 , 推进非遗场馆建设 , 建立市区(县)镇村四级非遗展示网络 , 市级设立非遗保护展示中心 , 12个区县建立历史文化展厅 , 45个镇、144个村建立历史文化展馆(室) , 43个镇村被评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点;启动非遗传承示范社区建设 , 打造了15个非遗传承示范社区 。 从民间来 , 到民间去 , 眼下 , 这些场所已成为群众参与非遗传承的主阵地 。
非遗的传承更离不开教育和人才 。 近年来 ,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市教育局共同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 , 开展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 , 通过签订教学协议、编制非遗教材、提供非遗教学点单式服务等方面 , 逐步形成一校一项、一校一特色非遗教育格局 , 建立起常态化系统化非遗项目教学模式 。 目前 , 全市200余所学校开设非遗校本课程 , 受教学生10万余人 , 《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非遗 , 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下一代济南人的爱好和生活方式 。
非遗 , 与泉城一同奔流
当前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 , 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