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 三 )


重要的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的开始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少量发明密切相关 。在19世纪30年代已取得了以下重要领域的进步:
纺织业——一开始由水车、之后由蒸汽机驱动的机械化纺纱大大增加了工人的产量 。动力织布机将工人的产量提高了40% 。轧棉机使去除棉花中种子的效率提高了50% 。羊毛和亚麻的纺织和编织也产生了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但它们没有棉花那么显着 。
蒸汽动力——蒸汽机的效率提高,使他们只需原先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的燃料。固定蒸汽发动机对旋转运动的适应使它们适合于工业用途 。高压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重量比,使其适合安装在运输工具上,长距离陆上交通的火车随之诞生 。1800年后,蒸汽动力迅速普及 。蒸汽机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 。
钢铁生产工法——用焦炭代替木炭大大降低了生铁和锻铁生产的燃料成本,也增大了钢铁的韧性和强度 。使用焦炭还增大了高炉的最大大小,扩大了经济规模 。铸铁吹塑气缸首先在1760年使用 。其后通过使其双重作用得到改进,这使更高的炉温变为可能 。钢铁业的进步,为技术革新生产的各种新机器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同时也将英国大量的煤炭资源利用了起来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北部,和英国中北部拥有大量的煤炭和铁资源是分不开的 。
生产制度的变革
航海时代的殖民公司制度逐渐成熟,并扩及到其他行业,资金的积聚及新机器的发明也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主要原因 。18世纪时,欧洲本土的贸易发展蓬勃,使商人累积了大量的财富 。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他们便致力投资开设工厂、购置原料和发明新机器 。加上随着各类型机器的发明及应用,旧有以人力为主的生产工序逐渐被由蒸汽推动的机器取代 。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提高了工农业的产量 。结合以上的种种原因,就成就了工业革命的辉煌 。
行会师徒制的式微
旧有的经济模式,行会的师徒作坊式生产制度,控制了从生产技术到销售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保证了产品质量,但也阻碍了技术革新 。而工业革命相对于行会师徒作坊式的生产,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新技术,生产更加集中,工人们在大规模的工厂工作,而不是小作坊 。由掌握销售渠道的商人开始组织生产 。这种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够满足世界各地的广大市场需要 。以往行会作坊生产的东西,相对工厂大规模生产的东西,更为精致,而可以称为“奢侈品” 。但是工厂化的大规模制造,可以生产出众多价廉物美的商品,于是把各种所谓的“奢侈品”挤出了市场,行销整个世界 。于是行会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工业革命产生的竞争下,走向了下坡路,越来越无法应付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
圈地运动
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也就是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同样是一个生产集中化的过程 。工业革命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民只能分别在许多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耕作 。这些土地采用落后的三圃制耕作技术,每三年就要休耕一年,休耕的土地作为公共牧场供家畜使用,亩产低,土地浪费严重 。但由于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错互相连在一起,单独小块土地无法改变耕作方式 。比如若自己的土地不打算休耕,但也无法避免由于旁边的土地休耕后家畜对其的践踏 。圈地运动虽然对许多农民来说并不公平,许多农民被迫分得更贫瘠的土地,也无资本采用新的耕作技术,同时失去了休耕的公共土地放牧家畜的好处 。但是土地集中后可以进行彻底的技术改良,生产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为纺织工业生产大量的羊毛 。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也为新产生的工人阶级埋下了伏笔 。圈地运动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发展得比较缓慢,但自光荣革命后的18世纪,开始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众多农民起义 。
古老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错互相连在一起,单独小块土地无法改变耕作方式 。圈地运动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发展得比较缓慢,但自光荣革命后的18世纪,开始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众多农民叛乱 。W.A.阿姆斯壮为首的一些人则主张把地主和农民二元对立实为过度简单化历史 。他指出当时很多生活有着落的农民同样积极地参与圈地 。“我们应当小心一点,不要把这一切(圈地)归于一个庞大复杂的历史转变的必然结果” “18-19世纪的圈地状况被严重夸大了”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和暴动,客观上确实是工业化的一个必要前提,提供了土地集中后的规模耕作增加产量,被驱赶出的农民则投入工商业成为劳动力的来源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