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艺衡|多了一横的大明湖,少了两点的趵突泉…原来是这个意思!( 二 )
文章插图
从文字学角度的解释“明”字最常见的有三种写法:明、眀、朙。我们现在使用的“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易经》里说:“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明”字出现的虽早,然而在很早以前的古代,“眀”、“朙”的写法更为常见。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中只收入“眀”、“朙”两种写法,注曰“上通下正”,即“朙”为正字,“眀”为通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朙,照也,从月囧。”也就是说“明”字的正式写法其实是“朙”。对于“囧”这个部首,《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囧,窗牖丽廔(lóu),闿明也。”“囧”与“月”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即光明之意。“眀”字的产生,则是在“朙”字在篆书向隶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隶变中,小篆“朙”字左边的“囧”讹变简化为“目”,就有了“眀”这种写法。《康熙字典》对“眀”的注释为:“古同明。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其实“眀”字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存在了。据《汉语大字典》载:眀同“明”。该条目引《正字通·目部》曰:“眀,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也就是说,“明”字原本从日,从汉代开始出现以目为“眀”的用法,眀也就是明。该书“明”字条目解释其含义之一,即为贤明,贤能。“明”字的历史演变【 田艺衡|多了一横的大明湖,少了两点的趵突泉…原来是这个意思!】
文章插图
从书法美学角度解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大明湖“眀”字中,这“目月”组成的明是书法当中帖写的写法,并不是错字。从时代环境角度解说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有道理,就是怕遭受到满清文字狱的迫害。满清入关灭掉明王朝,它最怕的就是老百姓反清复明。所以清朝大兴文字狱。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动措施之一,世界历史上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清代统治者为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清朝文字狱贯穿整个清朝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朝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书写“大明湖”三个字的,是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于书佃。而正是康乾时期,文字狱确实很紧张,所以,也有可能是于书佃,本来可以写“明”的,也都写成“眀”,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即便不是清代,许多字刻中也是有“眀”的。譬如现代书法家武中奇写的“明太祖之墓”康熙字典上还备注:目明与明暗之明意同。就是说“眀”和“明”的意思是完全相的。而且,“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汉朝之前只有“明”字,汉朝之前开始出现“眀”字。原来“大明湖”、“大眀湖”甚至“大朙湖”,都是正确的。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游客们|普陀又多了一张文旅发展的新名片!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被授予这个称号
- 溧阳|江苏一古镇火了,居民和古镇融合一体,少了商业模式,多了烟火气
- 4好消息!湖北多了8家4A级景区
- 施甸|秦岭山中的老瓦房,为什么屋顶会长满草,原来是因为多了一道工艺
- 文化|【992 | 扩散】激情冬奥 相约河北!石家庄冬季好吃好玩的也太多了吧!
- 哈尔滨市|吉林市又多了一个响亮的身份!
- 发展中心|天津:海洋遇上极地 新年多了新冰趣
- 宁夏|安徽又多了一条“最美高铁”,一路上都是好风景
- 落羽杉|这一年,祁阳城市夜景,明显繁华多了
- 周庄|江南超安静的古镇,因不出名去过的游客很少,比周庄西塘古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