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三大“热土”探访记:向东看,还是向南看?( 二 )


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徐徐拉开——五道口金融学院、人民大学东校区、人大附中、北京小学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导入;北京友谊医院、东直门医院等医疗机构通州院区陆续开诊;东郊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迎客……而这些只是“阶段性”的成果。
今年二季度,北京城市副中心再开工16个项目,总投资约222亿元,每个项目都承载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精准落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三大“热土”探访记:向东看,还是向南看?
文章插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眼下,一个如火如荼建设的大项目牵动着京津冀三地人民的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综合枢纽。这是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北京着力打造的服务全国的交通新门户。
这个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综合枢纽,地上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规模达到128万平方米,高效集成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线路、运河码头和公交线路。2024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1小时内可直达雄安新区和滨海新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6号线等3条地铁线路联通北京城区与副中心。
“我们把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留在地下,把地上空间打造成一处城市综合空间留给市民。”京投枢纽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这一“站城融合”的开发建设理念,正引领我国新一代交通枢纽建设方向。
北京城市副中心并非简单的空地建新城,而是同时在老城基础上强化空间织补,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建设和谐宜居之城。
2018年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老城体检”,如同人要做体检预防疾病一样,经过对老城区从人居、设施、交通三个层面“把脉问诊”,聚焦百姓痛点加以整治。
曾经的“老破小”通州区中仓小区1号楼启动提升改造,不仅“吃上螃蟹”,还成了“网红景点”。政府给居民提供“改造菜单”,老楼抗震加固、节能改造、楼梯粉刷等都是必改项,居民还“自选动作”加装电梯。
“小区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春夏可观花、秋天可赏叶。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没了,大家打心眼里高兴。”居民张德永说。
站在新光大中心楼顶远眺,不远处便是“五河交汇”处。通惠河与北运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共同汇聚成一片750亩的宽阔水面,流淌着通州因水而兴的运河文化。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三大“热土”探访记:向东看,还是向南看?
文章插图
北运河廊坊段与北京同步实现旅游通航。新华社发(王峰 摄)
今年6月底,北运河北京段全线旅游通航。登上游船,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景色令人沉醉。驻足眺望,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恢宏大气,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造型初展,城市新风貌尽收眼底。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