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鱼肉好食的词句(文案素材)( 三 )


3.描写鱼好吃的词江南的鲈鱼
翁俊安
初秋的江南水乡平缓如绸的清润湖水间,秋水碧于天,鲈鱼正当肥 。《本草经疏》曰:“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 。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 。”
鲈鱼,与茭白、莼菜,有“江南三珍“美誉 。鲈鱼体长侧扁,眼微凹,体为青灰,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棘散有黑色斑点 。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 。黑鲈的黑斑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多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白,两侧有不规则黑点 。秋风起,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鱼的最好时节 。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无水腥味,肉质纤维紧密细腻,口感柔润嫩滑,清蒸味最佳 。
自古至今,热颂于“江南三珍”的诗句数不胜数 。崔颢有七绝《维扬送友还苏州》;白居易《偶吟》;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以及张志和的《渔夫词》等,就连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亦按捺不住对鲈鱼脍美味之情,曾写诗赞美:“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溪日醉五湖船 。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 。可见鲈鱼其名度之非凡,已经超越了其味 。
西晋八王之乱时,出仕洛阳的吴郡张翰以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为由,辞官于洛阳,后竟然成为文人们借以表达消极避世和思乡念家的两种心理时常用典故;到宋代,不少诗人因迷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来江南感受鲈鱼及莼菜的美味,尽管这鲈鱼的产地并非他乡故里,但借题发挥,抒发一下思乡之情,似乎成了当时一种文人的时尚 。
秋风起,钟味鲈鱼与莼菜,至于什么思乡之味似乎很渺茫 。我曾和朋友笑说,张翰诗中所写的鲈鱼滋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种辞官的微妙借口,当初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当官,官场之斗让有抱负的他发觉人生最重要的是有能够适合自己的空间,遂弃官还乡,过起了平常百姓的日子 。鲈鱼本身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味道远不是一个“美”字而能打发的,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咏诵,鲈鱼便成了思乡菜,于是,“莼鲈之思”便成了千古美谈,也使鲈鱼文化声名鹊起,名扬四海 。
4.描写鱼的好词懒洋洋 光溜溜 慢悠悠 慢腾腾 静悄悄 鼓突突 直挺挺
群鱼争食 游来戏去 鱼米之乡 鲤鱼打挺 横冲直撞 鱼肥稻香
鱼游虾戏 鱼跃荷开 四脚朝天 鱼翔浅底 鱼水之情 东张西望
活蹦乱跳 鱼龙混杂 鱼水相连 金鲤戏荷 悠然戏水 鳞光闪闪
戏水的鱼群在水面上闪烁着点点银光,宛若夏天晴空中点缀的繁星 。
这鲤鱼,背墨黑墨黑的,像盔甲,嘴一张一张的,尾巴一扇一扇的像船桨 。
那些银晃晃的鲢鱼尾巴摆来摆去,一忽儿掉头向东,一忽儿掉头向西,嘴儿一张一合的,使水面上起了许多小泡泡 。
湖下,不时有几只肥大的金鱼鼓着圆溜溜的眼睛钻出水面,吐几个水泡泡,接着又缩头钻进水里,自由自在地向前游去 。
几尾蓝底红点的五花金鱼,身披五彩斑斓的衣裙,穿梭在翠绿的水草间 。35作文网
泥鳅的头和嘴边的胡子,很像海豹,它那蛇一样的身子很灵活,能在水里或泥里钻来钻去 。
母鱼游上水面,从肚子里慢慢地挤出许多像芝麻那么大的小黑球,过了两分钟,小黑球变成了像最小的蝌蚪似的小鱼苗 。
5.描写“鱼好吃”的诗句有哪些1、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先秦:佚名) 译文: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 。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 。2、鱼丽于罶,鲿鲨 。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先秦:佚名)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 。
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3、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
——《鱼藻》(先秦:佚名) 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 。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 。
4、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译文: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
6、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
——《鱼藻》(先秦:佚名) 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 。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