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辛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辅国故居

刘辅国故居位于县城东郊阎家塘畔。地理坐标:东经 98°31’13.9”、北纬 25°01’10.5”,高程1 632 米。2012 年2 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辛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辅国故居
文章插图
故居坐北向南,与张文光故居紧邻,占地面积 445.2 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开间楼房,单檐硬山顶,面阔 3 间、12.4 米,进深 4 间、8.2 米。楼檐设“美女靠”,材料为木材与铁件相结合。走廊有扇形驼峰,分别刻有杨晓山和曾任滇西军都督府秘书祝宗云的题词。右山的题词是:“有纯洁之资格,然后有持久之魄力。有造端之先机,然后能谋未来之幸福。有牺牲财产性命之大度,然后能功成身退,飘然远引。一般狡侩者,寡此规模矣。弼臣先生具上之三种精神,于革命萌芽之际,大声疾呼,冒险万状,身家也,性命也,野马而已,尘埃而已……种种伟功,任人冒没。是先生芒鞋草笠,山麓水涡,无人而不自得焉。”于辛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辅国故居
文章插图
于辛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辅国故居
文章插图
屋檐下有石护栏,栏板上有花卉与题词交错镌刻,其中一块刻“卧牛岗下有隐居,为问当年遇数奇。拔剑仰天忽砍地,边城啼破祖生鸡。欲复国家无别策,牺牲性命莫迟疑。功成不挂封侯印,且着钓钩任治棋”,为杨晓山书。栏柱上刻对联二副,其中一副为“回天手段吾天职;幸福人传彼福星”。房屋除个别部件稍有残损外,基本保存完好。其初建年代和规模不详,现存者为民国元年(1912)新建。于辛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辅国故居
文章插图
大门距故居约 30 米,坐东向西,面对阎家塘,为一开间外闪“八”字,有木刻对联一副:“民主政权,偶经小试;天开世运,终见大同。”为李家昌撰,田秋年书。正中悬“刘辅国故居”木刻匾额一块,为昆明书法家劳伟所书,古朴庄重,颇具特色。大门前有樟树一株,为刘辅国手植,如今已历百年,绿荫匝地,生机盎然,为故居增色不少。于辛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辅国故居
文章插图
刘辅国,字弼臣,前董库村人。其父刘开信,字近义,因避战乱,逃难到干崖(今盈江),后以商起家,故在芒允有产业。刘辅国青年时除帮助父亲打理商务外,“读书好览时务”,他“愤满清政治窳败,国事日非,隐怀光复之志”。后来他到弄璋开设分号,因与干崖土司刀安仁是兰交,在土司署里认识了革命党人秦力山,经秦力山介绍于 1906年加入同盟会,是腾越地区第一个同盟会会员。杨振鸿为宣传革命,被清政府追捕,逃到干崖,刘辅国知道后,把他接到弄璋寓所,数日后又筹资把他护送到缅甸八募。尔后居正、黄毓英、马幼伯等革命党人便接踵而至,他又把黄毓英、马幼伯等人带到腾冲越介绍给张文光,继又将张文光带到千崖介绍给刀安仁。从此,刀安仁他们便担负了滇西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为了筹措经费,他把在弄璋的产业如数变卖后捐出,于辛亥年九月初六日(1911年1月 27 日)成功地发动了腾越起义,刘辅国被推举为民政司长。当时的民政司与现在的民政机构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地区的政权机构,都督管军事,民政司管行政。虽然已经成立了新的政权,但官场恶习仍然存在,要想革除,深感力不从心,所以他不愿跻身其间、任职不长便辞职归里。张文光遇害当晚,刘辅国家也被兵包围,幸觉察得早,翻越后墙逃脱,始免于难。随即逃往缅甸,其妻亦因病为医所误而故。数年后归来,已家徒四壁。但他无怨无悔,面对现实。课子之余,莳草种花,灌园抱瓮,清贫度日。对其晚年生活,李日垓曾有过描述:“督办虽来造其家存问,见其自专一桩,梨花满地,不失为雅人深致。然而老病侵寻,子孙环绕,柴米凌杂,烈士暮年,形神襁樅,抑亦至足悯伤矣。”他虽已不过问世事,但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致书时任司法院长的居正,建议要“和老和济,化除党见”,共同抗日。其爱国忧国之心,依然不减当年。来源: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