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二 )

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文章插图
静宜园有二十八景之称,丽瞩楼就是其中一景。乾隆皇帝的母亲非常喜欢这里,每次来香山,都居住在丽瞩楼。丽瞩楼位于香山的一个东向开阔的平地上,光线和视野都非常好。楼前的一座亭子名为“日夕佳”亭,漫步于此,仿佛让人们置身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当中。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文章插图
丽瞩楼西南曾有一座奇特建筑,称为“绿云舫”,乾隆皇帝修建这座建筑,有两个用意。一是采用了康熙皇帝的“云帆月舫”的意境,二是想通过这座建筑来警示后世子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此来说明自己的为政之道。乾隆在设计静宜园时,他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理念融入其中。那一座座建筑的提名,那一首首对香山赞美不已的诗,乾隆皇帝在香山里的用心,真的是随处可见。因此,乾隆对香山留念的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深厚的人文基础。这次修建,加深了乾隆皇帝与香山的联系,增进了乾隆对香山的好感。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文章插图
乾隆自己对于修身治国的理念总结了四点:首先是致虚极,守静笃。乾隆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君主。他作为一个诗人,享受山水给他带来的感悟,自然给他带来的智慧;作为一个君主,他也能从中体会到智与仁的品质,从中领悟君主的修为之道。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文章插图
其次,观览名胜,散志澄怀。乾隆皇帝对自然山水有着独特的热爱,他有着属于自己的追求与渴望,他能忘情山水,在山水间找到自己的诗情画意,找到自己的豪情。他通过欣赏美景,实现澄怀观道的精神追求。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文章插图
第三是勤政务本、问农观稼。在静宜园中,乾隆设立了勤政殿,在这美好的山水之间,与大臣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解决民间的疾苦。乾隆在园林设立勤政殿的目的是告诫自己,不忘农桑,勤于政务。香山|乾隆皇帝七十六次游北京香山
文章插图
雨香馆是香山的一个景点,“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乾隆是在这个诗句中取名的。他对此做出的解释是,上天恩赐的雨水会浸湿大地,作物的丰收会由此到来,人们勤奋耕作,会感受到勤劳的芳香。最后则是宁静致远、阅武强国。尽管喜爱欣赏山水,但也不能怠慢政务,这是乾隆皇帝对自己的要求。乾隆皇帝一生中无数次欣赏山水美景,但也正如自己所要求的,不废政务。他勤勤恳恳,在山水亭阁间总能看到一抹劳于政务的身影。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