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国内尚没有明确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 , 定义多引用外文资料 , 多是从水文地质本身内部要素角度出发 , 针对局部城市或水源地 , 包括“环境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开发模式及系列编图”工作 , 研究地下水本质脆弱性 , 常以“地下水的易污染性”、“污染潜力”、“防污性能”等来代替“地下水脆弱性”这一术语 。
5.存在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 地下水评价工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是 , 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 , 地下水评价工作尚存在如下问题:
1)以往的工作 , 偏重地下水赋存条件的研究 , 对地下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研究程度有待深入 。作为地下水赋存空间的地下水系统结构和地下水动态 , 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 。
2)地下水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 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 。以往对地下水质量、环境和生态属性功能评价重视不够 。
3)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及趋势预测研究缺乏深度 , 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对地下水前瞻性要求 。
4)由于大量的水利工程修建 , 改变了地表水、地下水循环条件 , 出现了不少新的水环境问题 , 特别是地下水补给条件的改变 , 使得有些地区地下水补给减少 ,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因此 , 在新的地下水评价中急需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 。
(三)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研究现状
1998年许志荣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期)上发表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初探” , 提出了开展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必要性 。1999年史瑞青等在《工程勘察》(第一期)上介绍了“灰色聚类分析在地下水区划中应用”的技巧 。2001年费为进等在《地下水》(第四期)上发表了“快速灰色分级聚类法在地下水功能区划中应用” , 提出灰色分级聚类法是地下水功能区划的一种简明方法 。这一时期的地下水功能研究都是从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角度出发 , 基于传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念 。
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角度 , 作为约束条件 , 提出开展“地下水功能评价专题研究” ,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光辉研究员主持开展有关地下水功能理念、评价理论与方法探索性研究 , 于2003年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评价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6月该项目组完成了“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评价的科学体系”构建和论证 , 包括基本理念、评价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关键技术等 , 编制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技术” , 编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二、三)中 , 并先后在兰州、武汉、石家庄、北京、沈阳和呼和浩特主办“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技术骨干培训班 , 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全面推广应用 。2004年唐克旺等在《水资源保护》(第五期)上发表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浅谈” , 介绍了水利部门进行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 。2005年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通知》 。2006年张光辉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期)上发表了“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一文 , 全面阐述了地下水功能评价理论和方法;黄鹏飞等在《中国环境管理》(2006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功能评价中应用” , 介绍了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状况 。2007年罗育池等在《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第九期)上发表了“基于MapGIS的河南省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吕红等在《水文》(2007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山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初探” , 指出地下水功能区划是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闫成云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第三、四期)上发表了“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 , 引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的实际效用 。2007年范伟完成了“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硕士学位论文 。张光辉等在《地质通报》(2008年第六期)上论证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关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如何查找研究课题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西安中航工业飞机制动控制研究所属于私企还是国企
- 国内外对航空公司客户管理有什么看法
- 开题报告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
- 空气动力研究所是做什么的?能详细点么,不要泄密就可以。。想了解一下。。。
- 北化高分子材料研究生好考吗
- 请大家帮忙提供一下关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现状的资料(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内设机构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的介绍
-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