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镇|郭进拴|锦溪镇美韵( 三 )






锦溪镇子里的古桥、水巷 , 还有临水的长廊与庭院......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 。 水巷里不时有划过的摇橹船 , 站在古桥上 , 望着摇橹船 , 听着船上摇橹女人的歌声飘过 , 真是别样的畅然 。 这般美轮美奂的江南古韵着实令人心往神驰 , 有多少人能够抵挡这江南水巷五月天的清浅 , 又有多少人渴望着游走于江南水巷间 , 将一汪春水尽收眼底?游走江南 , 去那依水而居的水巷人家 , 看一看狭窄的河道穿水而过 , 精致的石板桥连着古朴幽静的枕水人家 , 看一看那蓝色蜡染印花布的船娘 , 或许你还会看见乌蓬船在对岸驶来 , 袅袅的炊烟在飘 , 听一听那轻柔的吴侬软语吧 , 定会感受到一切便是如此的安详而美好 。 锦溪桥梁星罗棋布 , 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 , 七十二只窑”之说 , 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 。




十眼长桥建于明代 , 与古莲池、文昌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 。 桥有九柱十孔 , 全长52米 。 宣卷即丝弦宣卷 , 是苏南地区相当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 , 它起源于隋唐 , 滥觞于宋元 , 鼎盛于明清 , 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 , 苏南地区的丝弦宣卷艺术表演依然相当盛行 。
丝弦宣卷表演为唱曲和说表融为一体 , 以唱为主 , 说表为辅 , 所用乐器主要有二胡、笛子、琵琶、扬琴、古筝、笙等丝弦乐器为主 , 所以称丝弦宣卷 。
丝弦宣卷的表演方式也相当简单灵活 , 演出时可以上得戏台 , 也可只需并排摆开两张八仙桌 , 正中位置坐一位宣卷艺人 , 手执醒木或木鱼 , 右侧坐位伴唱帮腔艺人 , 左侧坐伴奏艺人即可 。




宣卷艺人一般皆为本地农民 , 农忙时操持农活 , 农闲时四处演出 。 他们有自娱自乐的 , 也有以此谋生的 , 苏南地区水网密布 , 一条搭棚的小船是他们主要的食、住、行交通工具 。
宣卷类似于戏曲和评弹 , 所唱曲目 , 大多移植于传统戏曲 , 民间轶事 , 如《玉蜻蜓》、《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 一个曲目也经常分几回演唱 , 说到不同人物 , 就分不同角色 , 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哭、或笑 , 鸡鸣狗吠 , 都出自一人之口 。 说表都用本地方言 , 有点像苏州评弹 , 但唱腔有自己独特的曲调 , 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 。




2014年 , 锦溪宣卷作为宝卷(吴地宝卷)的一部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船的妇女都是穿着蓝色的碎花上衣 , 头戴斗笠 。 她们娴熟地划着船 , 还个个会唱歌 , 整个水巷回荡着她们的歌声 。 负责给我划船的划船女 , 你看她笑得灿烂如花啊!她问我喜不喜欢听她唱歌 , 我说:喜欢 , 你唱吧!她开心的用她那不亚于她灿烂笑容的嗓子首唱一曲“好日子” , 她接二连三的唱着 , 一首接一首 , 最后几首她用方言唱 , 我听不懂啊 。 进入园区 , 放眼远望 , 烟波浩渺的五保湖 , 芳草萋萋的陈妃墓 , 风姿悦耳的文昌阁 , 以及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等景点 , 让游人见了确实有点依依不舍、流连忘返 , 但与二十里之遥的周庄相比还是有点相形见绌 , 如果说周庄是“大家闺秀” , 那锦溪就是“小家碧玉”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