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二 )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明、清两朝,徽商崛起,屯溪老街凭借地处皖、浙、赣三省交衢,横江、率水汇合直通钱塘江的有利条件,成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从而获得迅速发展。到了明永乐年间,一位名叫程维宗休宁商人在屯溪华山脚下新安江畔,老大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兴造了8间客栈,4所47间房,史称“八家栈”,还在店铺之间建亭阁,供来往行人休息。这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从此,随着徽商的兴起,就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屯溪街市,它也成为了屯溪市重要的发祥地。老街在明代成为颇有影响的“一邑总市”、清代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茶务都会”。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时,屯溪已是中国著名茶市之一。老翼农药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设号创办。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清朝末年,屯溪老街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繁荣的市场了。紫云馆改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0),同德仁药号开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程德馨酱园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郑景昌南北货号的前身大昌南北货开设于清同治年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屯溪老街曾名中山正街,因战乱大量人口内迁,发展成皖南的商阜重镇,已有“沪杭大商埠会”之风。安徽省厘税局、盐公堂、商会等商业机构均设在屯溪。统战期间,大批商贾和难民涌入屯溪,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也在屯溪,于是人口骤增,经济一度繁荣,被称为“小上海”。1949年以来,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屯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现代建筑鳞次栉比,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厚的商贸文化得以薪火相传。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文章插图
清同治|穿越千年的徽州,中国保存完整,颇具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