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夫|宁海新闻网丨跳公

西湖雨
缑城西南出马鞍岭隧道,有一红绿灯,西边坐落一座村庄,便是岭根村,属于前童镇。村子并不大,然而却是千年古村。古时宁海属台州府,缑城人上台州府这便是其中一条古道,出缑城西南登瀛门,过南门外大溪,搲马鞍岭,至竹林前童,到岔路,上王爱山岗,再经松门岭至天台永溪……缑城人上台州府这便是其中一条古道。
岭根村里有个议事集中点叫花坛,花坛四周的地上都是卵石铺就的美丽图案,一千多年来人走脚磨,一颗一颗卵石有了岁月的包浆,雨一落更显得晶莹剔透。南面有影壁马头墙,墙上有花砖瓦当,中间是青色浮雕,双狮捧球隐隐凸显。花坛位于十字路口,呈六角梅瓶状。村里的各条墙弄连接到这里,四周的青砖瓦房错落有致,墙下摆放着形状各异的坐石,供人歇息。每天早中晚,村民都会聚集于此,谈天说地,村里有些什么纠结之事,村民总会说:“这事咱俩讲勿清爽,去,花坛去说。”花坛还是公正的讲理场所,双方都摆明事实,大伙反复辩论,断个明明白白,问题迎刃而解。全村人和睦相处,家里有什么特色酿制或新上蔬果,大家也习惯拿到花坛,让大伙品尝。
千百年来,岭根村代代传承着古风文明,因此,村里走出去的人都以文明著称,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犯罪坐牢。俗话说环境塑造人,说的一点都不假。孔子教导世人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村里良好的民风民俗就是一张响亮的名片。
再说说花坛的石头,个个都有来历,北面墙脚有一只六角大青石,足有千斤重。说明代末年,岭根村出了个健将叫跳公,这石头是他一个人从马鞍岭上背下来的。此人饭量也很大,一餐要吃一锅饭。因力大如牛,长年累月到宁海大户人家做帮工。在东门龚家一庉就是好几年,龚家是富户,帮工也不少,一天大家上山斫柴,跳公整上午在山上一块大石上睡觉,大伙挑柴回去告诉主人说这个人好吃懒做。跳公不用柴担挑,而是背柴从墙头缺中爬进龚家,主人家一过秤,五六人担来的柴还是他一人重。
有一日,跳公闲来无事坐在北门路廊里讲白谈,恰好七个担夫挑着七担银子进来歇息,跳公看着七个担子,叹息着说:“这七担银子洋钿全是我的多好啊!”跳公一遍遍自言自语,挑夫都笑他异想天开,就调侃他说:“如果这七担你并一担挑去,银子就都归你怎样?”跳公腾地从长椅上跳起来问:“当真?”双方便赌了起来,只有其中一位挑夫不同意,其他六位挑夫不信跳公的话,以为他讲大话,吹牛皮,坚持要见个分晓。
于是跳公赶到城门取出城门杠,六担并作一担,开始故意装作担不动的样子,城门杠总是从肩膀上滑下来,还啊呀啊呀真的好重啊,肩胛头要压断啊了的叫起来。等与挑夫们距离拉远后,飞也似地挑进城去,六个担夫追赶不上,吓得面如土色,立即报官,这可是宁海县的官库资金,一旦损失那还了得?六个人赶紧一路狂喊,一路追赶,满头大汗总算追上,拦住他,押他挑进县衙,县衙内都是木板地面,因担子重,跳公一步步踏破地板,而受了伤。知县老爷大惊,说我宁海竟有如此健将,便把六担脚夫的工钱全归跳公。第二年,知县升官调离宁海,启程前专程找到岭根,想带跳公一道去赴任。问跳公有几餐可饿,跳公答曰三升米一顿饭,一餐也饿不得。知县大老爷心痛,只好作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