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回应对婴儿来说是一种早期心理保健,能促进母婴依恋更好地形成 。
【对付倔宝宝的方法】如果人在婴儿时期得到足够的注意和关爱,成年后就会比较独立,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强 。如果没有得到家人的抚慰和关注,像孤儿院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两种心理障碍,一是过于追求关爱的感情饥渴症,二是形成冷漠的性格 。
“哭”有时是孩子的武器
但是,1岁多的孩子如果还总是哭闹,父母就要注意他们的哭是不是一种“挟制”手段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可能因为父母不满足他们的某些要求而哭闹不止,以此达到目的 。
孩子的哭和父母的反应是一个条件反射 。“哭”是达到要求的手段,而“抱”意味着认同和答应,是对哭的一种强化和奖赏 。如果孩子一哭,父母就赶紧抱他、哄他,甚至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就中了他潜意识的“圈套” 。孩子的哭闹一次奏效,就会一而再,再而三,而且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得更凶 。
所以,当一两岁的孩子哭闹时,父母应先考虑他是否有生理需求,如身体不适等 。如果没有,父母千万不要心软,应克制感情,由他去哭,不予理会 。
等到他停止哭闹,父母再去安慰他,和他亲昵,或给他一些吃的东西作为奖励,几次以后,孩子哭闹的毛病就改掉了 。
这种心理训练法的关键在于孩子不哭时满足他的需要,从而破坏原先的“哭”与“满足”的联系,让孩子意识到:哭闹也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不哭,妈妈才会给我奖励 。
教育孩子得讲原则
另外,父母教育孩子也得讲点原则 。国内的一些父母经常痛斥孩子:你再哭,我就怎么怎么样!结果,这些警告不过是父母气头上的宣泄,从来没有兑现过 。恩格尔女士告诉家长:一言既出,就得做到,口头上的警告不但达不到任何教育孩子的目的,还有损家长的威信 。德国的父母就非常注意原则性,他们从孩子很小时就定时给他们喂奶,让他们定时睡觉、起床、玩耍等,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化 。这样,孩子不会随心所欲,家长也少了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被动感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也容易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该给什么给什么,不该给的决不纵容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宝宝长红疹的两个解决方法
- 宝宝日光沐浴的方法
- 父亲带宝宝看病的方法
- 宝宝跌倒后的处理方法
- 初秋时节宝宝的穿衣方法
- 宝宝预防脓疱疮的方法
- 宝宝感冒后的缓解方法
- 培育优秀宝宝的方法
- 有哪些增强宝宝抵抗力的方法
- 宝宝防蚊正确的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