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600年的记忆:紫禁城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词( 二 )

记忆|600年的记忆:紫禁城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词
文章插图
杨令茀重摹明成祖(朱棣)像建一座新的皇宫,自古以来工程浩大,绝非易事。从永乐四年(1406)开始,采木烧砖、修建长陵、疏浚大运河,为建宫迁都的前期准备工作陆续展开。远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采集楠木等优质木材,专用殿内用的苏州澄泥金砖、殿基用的山东临清贡砖、宫殿用的黄色的玻璃等烧制运输都很艰难,还要调集天下各色匠人,经过十年筹备,永乐十五年(1417)元月开工,到永乐十八年(1420)九月,建成三大殿、寝宫、紫禁城四门、角楼以及庙社郊祀坛场,与南京宫殿相比“高敞过之”。朱棣以迁都北京来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的地缘政治格局,以此一统农耕和游牧经济广大区域,并以天子戍边宣示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而使北京再次成为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迁都北京的决策,是一件永载中华民族历史史册的功业。首先,它阻滞元朝残余势力南下中原,维护国家统一的大局。明初经过洪武建文两代攻伐,元朝残余势力虽远遁漠北,但一直侵扰不断。冷兵器时代,北方游牧民族仗其金戈铁马,称雄一方。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先是对北方蒙古诸部采取柔和政策,遣使通好,安抚蒙古诸部,以图统一北方蒙古诸部。但蒙古诸部中的鞑靼、瓦剌叛服不定,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面临挑战。永乐八年(1410)和十一年(1413)朱棣两次亲率数十万大军出塞北征,历时数月,深入塞北,取得局部胜利,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北方的威胁。但是元朝残余势力一直伺机卷土重来,自永乐二十年(1422)起,永乐二十一年(1423)、二十二年(1424),朱棣又亲率大军连续三次亲征,最后一次亲征回师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年65岁。朱棣五次亲征打压了鞑靼和瓦剌两部的野心,使其不敢贸然南下中原大举进犯,为明王朝后来抵御蒙古诸部侵扰奠定了基础。记忆|600年的记忆:紫禁城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词
文章插图
清人画康熙皇帝(玄烨)朝服像轴此外,当时作为北部边疆的东北,极需稳定和强化治理。东北地广人稀,且多民族聚居一直处于松散状态。明洪武年间,已将图们江、松花江和鸭绿江以西纳入了控制范围,但更广大的区域还疏于治理。永乐年间,为了加强对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以东滨海地区以及图们江流域的治理,先后在这广大区域设置卫所,并于永乐七年(1409)在东北边地设置奴尔干都司,治所设在黑龙江下游的东岸特林地方,并于永乐十一年(1413)敕建永宁寺碑,至永乐末年,在奴尔干都司治下,设置了二百零四个卫所,奴尔干都司治所的设置,将黑龙江下游海口的广大地区纳入明王朝版图,广置卫所加强了对多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这都是巩固东北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大举措。明朝中后期,元朝残余势力曾经多次围困明朝都城北京,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南下企图攻掠京畿,明英宗御驾亲征,由于备战不足,在土木堡被俘,是为“土木堡之变”。都城北京在群龙无首的紧急情况下,兵部尚书于谦力排迁都异议,率领北京军民英勇抗击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保卫都城北京的胜利。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部南下直逼京师,肆掠而去,此为历史上的“庚戌之变”,但未动京师根本,阻止了鞑靼部进一步踏足中原。都城北京始终是整个明王朝的国家政务中心,也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军事指挥中心。历史证明,尽管北方多民族地区变乱不断,但以紫禁城为中心的都城,北京始终是稳定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中心。不难看出,明初定都南京,江南素为富庶之区,国家的财赋重地,经过明初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基业已定。朝野上下居安而不思危,更不想远征塞外。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作为封建帝王的朱棣,他看到元朝残余势力对国家统一的威胁,看到多民族聚居广大的东北地区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朱棣力排众议,决定肇建紫禁城,迁都北京。这一决策对明清两朝中国历史的走向,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奠基性的作用。三百多年后,清朝的乾隆皇帝盛赞朱棣这一举止是“卓识独断”,“燕王扫北”也一度成为民间美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