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改造后的北长河本周亮相!三山五园将重现“泉流似玉虹”( 二 )


70年代后,永定河三家店以下河道断流,三山五园地区的地下水补给减少,而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用水、农田用水大量增加,工程建设也要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这个地区的河湖渠塘逐渐干涸,有的甚至被填平,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格局渐渐萎缩,尤其是为园林和稻田供水的河道消失较多。到2000年,乾隆皇帝为整治圆明园周边环境而亲自筹划修建的、位于圆明园宫门前的扇面湖也消失了。
海淀区水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783年三山五园地区水域面积占比约9.60%,1947 年占 比 约7.92%,而到了2010年,三山五园”地区水域面积占比仅为近6.21%,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彻底消失。原本四通八达的三山五园水网逐渐被阻断或占用,水系风貌支离破碎,区域各大湖泊的蓄水调节能力和生态效应逐年下降,部分河流污染严重,且多成为季节性河流。目前仅剩下北长河、万泉河、金河等主要河道。
重构
构建造循环水网 构筑生态基流
三山五园地区具有独特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良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要系统保护三山五园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为此,北京市规自委联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将三山五园地区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地区,打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与国家形象相得益彰的首都亮丽“金名片”。
一场修复三山五园水系格局的行动在海淀区拉开了帷幕。水是三山五园的灵魂,更是河道的生态基底,于是,海淀区水务局依托《“水清岸绿”行动计划(2020-2025)》,以金河、万泉河为轴,建设玉泉山片区和圆明园片区两个水网循环系统,力争恢复自然生态的河湖水网。
“如果采用单向补水的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源,但众所周知北京缺水,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海淀区水务局工程科科长王东东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务局在三山五园地区“编织”了两张生态循环水网,通过建设泵站和管线,实现河道与支渠间的水体循环流动,既带活了干涸的支渠,又改善了河道水质。
“这两个水网循环系统也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根据详细的历史考证才确定的。”王东东说,历史上,三山五园的水源就分为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这两个体系。玉泉山水系的水来自玉泉山、香山、碧云寺等山泉,汇入昆明湖,经长河汇入内城及护城河,再入通惠河至通州;万泉河水系的水由万泉庄诸泉发源,向北流经畅春园及诸王府私园,入圆明园,最终汇入清河。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