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文章插图

▲ 2020年7月14日,江湖交汇,“泾渭分明”(左为长江,右为鄱阳湖)。图片/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江湖,挺住!长江如丝带,长江湖泊则像是点缀其间的万千明珠。

而位列“中国三大淡水湖”的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正是其中最为闪耀的三颗明珠——风平浪静时,她们无声滋养着身后的平原,使得物阜民丰、百姓安居;当洪水来袭,她们又成为具有缓冲作用的“大水池”,吞吐长江,调蓄洪水。

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文章插图
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文章插图
▲ 中国三大淡水湖与长江的关系示意图。制图/Paprika

南方汛情,让很多人重新意识到大湖的重要性——7月11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达到22.74米,突破历史极值,鄱阳湖面积扩张至4206平方千米;7月14日,太湖平均水位达到4.45米,已连续17天超警,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34.23米,超警戒水位1.73米......大湖水涨,牵动着每个人情绪。

那么,长江边上的这三座“大水池”,对我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文章插图
洞庭湖,“碎了一地”的明珠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进入中下游地区的第一个“大水池”。

从地图上看,湖南三面皆山,北临长江。洞庭湖正在湘北的“缺口处”,一边将群山间发源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悉数揽入怀中,一边又通过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加上1958年封堵的调弦,俗称“四口”)分流长江之水,最后由岳阳的城陵矶一同汇入长江。

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文章插图

▲ 湖南地形示意图,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制图/Paprika
所谓“衔远山,吞长江”,作为长江流域调蓄能力最强的湖泊,洞庭湖的入湖水量相当于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每逢汛期,洞庭湖的“一吞一吐”牵引着长江中下游地区亿万人民的命运。

然而,这座浩渺大湖却经历了一个“从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在巅峰时期甚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汛期|这三座长江边上的“大水池”,有多关键?
文章插图

▲ 2020年7月9日,湖南岳阳楼下的临湖亲水步道被淹没。图/视觉中国
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洞庭湖地区河网密布,一派平原景观,直到汉晋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湖”;而南朝以后,随着荆江三角洲扩展、古云梦泽萎缩,洞庭湖地区水域扩大,到清代已发展为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的大湖,是现在的两倍不止,人称: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