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古代泉州的跨海大桥

渡江|古代泉州的跨海大桥
文章图片

泉州洛阳桥 新华社发
前不久 , 在福州市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 , 来自中国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 泉州当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 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大桥洛阳桥便坐落在这里 。
洛阳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 在这4座古桥中 , 洛阳桥显得十分独特 。 第一次听说“洛阳桥”时 , 人们大抵会以为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阳的桥 ,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它位于与洛阳相隔一千余公里的福建泉州 。
泉州的洛阳桥始建于宋代 。 在洛阳桥建成之前 , 当地的洛阳江口仅有一座万安渡口供两岸的百姓乘船渡江 , 然而由于该地是洛阳江入海口 , 风高浪急 , 往往“水阔五里 , 波涛滚滚” , 因渡江而造成的伤亡事件屡有发生 , 巨大的风浪经常导致沿岸百姓连续数日无法渡江 。 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 , 泉州人李宠曾在洛阳江中建造了几个石墩 , 架上木板供人们过江 , 然而这座简易桥经常被风浪冲垮 。
皇祐五年(1053年) , 北宋名臣、时任泉州知州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洛阳桥 。 刚开始建桥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入海口的狂潮急水 , 传统的建基方式根本无法在这样复杂的水文条件下实施 。 造桥的工匠与蔡襄商讨之后 , 决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础” ,通俗来说就是桥墩两边都造成尖的 , 像一艘船的两端 , 以便减少海浪和江水对桥基的冲击 。
桥梁建好以后 , 如何加固更是一个难题 。 蔡襄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 , 通过详细观察和思考 , 最终采用了“种蛎固基”的方法 , 在桥下大力养殖海蛎等水生物 。 因为海蛎会吸附在桥墩上 , 它们的分泌物和尸体可以将桥墩的石头牢牢地凝固在一起 , 这一方法使得洛阳桥在潮涨潮落中屹立不倒 。
然而 , 采用养殖海蛎以加固桥墩的方法 , 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竟然是“防盗”!洛阳桥下的海蛎自桥梁建成起就频频遭到盗挖 , 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就曾有官员上奏 , 请求朝廷下令将盗挖洛阳桥海蛎的人判处2年监禁 。
洛阳桥的修建历时将近7年 , 耗银1400万两 。 建成后的洛阳桥长约1200米 , 宽约5米 , 拥有桥墩46座 , 雄伟无比 。
这座跨海大桥建成后 , 不少文人墨客曾作诗赞颂 , 比如两宋之交的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翚就曾用“跨海飞梁叠石成 , 晓风十里度瑶琼”的诗句 , 描绘了洛阳桥如虹的气势 , 也道出了洛阳桥为两岸百姓带来的便利 。
洛阳桥因跨洛阳江入海口而得名 , 洛阳江干流发源于泉州的朴鼎山南麓 , 最后注入泉州湾 。 而洛阳江的得名也有其渊源 , 相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 使得京都洛阳的许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 , 发现该河周边的风景和洛阳有些相似 , 遂将其称为“洛阳江” 。 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 洛阳桥在文学作品当中还有了一层特殊的寓意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