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容易犯的技术错误( 二 )


五、对比度太高
有些拍摄场景的对比度范围很大,以至于传感器无法完全将其表现出来 。结果就是图像中会出现部分区域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场景,你可以测量被摄主体不同部位的亮度,从而得出其对比度范围,然后选择适中的曝光量,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曝或欠曝的图像区域,之后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提亮深色区域或加深浅色区域 。
你也可以使用HDR 技术,拍摄一系列曝光不同的照片,然后将它们合成到一起,这样就能完整表现被摄主体的对比度范围,不会造成图像细节上的损失了 。至于你要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什么程度,当然由你自己来决定 。2~3 个图像合成到一起就会大大降低图像的对比度,而且不会使最后的图像看起来太不自然 。
在室内拍摄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亮度反差 。如果没有额外的光源、反光板或者HDR技术,你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图像信息 。
六、闪光灯使用不当
如果你在比较暗的室内因为光线不足而使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进行拍摄,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红眼;被摄主体后方的光量骤减甚至主体后方曝光不足而前方曝光过度 。
红眼是由相机内置的闪光灯发出的光进入人物眼睛的角度不当造成的 。要避免红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外置的插装式闪光灯 。这样,光源远远高于传感器平面,也就相应地改变了闪光的入射角度 。你也可以用一个明亮的平面来反射闪光,从而避免直接闪光 。
使用闪光灯时,它发出的光分布极其不均匀 。这是因为闪光形成的是平面照明,并且光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少 。为了让这种效果在图像中不那么明显,只能通过构图来调整:所要拍摄的元素都要处在平行于传感器平面的像平面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前景中出现过度曝光的元素而背景元素曝光不足的情况了 。拍摄时,可以再靠近被摄主体一些,使取景区域小一些,并且把闪光灯当作补充光源而非主光源来使用 。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在较暗的室内拍摄时出现闪光问题,那就是使用在ISO值较高时噪点也很少的相机 。
在很多使用内置闪光灯拍摄的抓拍照片中,我们都能看到让人不舒服的红眼 。这只是用闪光灯拍摄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 。使用闪光灯还潜藏了很多摄影障碍,你应该经常练习使用闪光灯 。
七、逆光
逆光摄影很容易出现错误 。被照亮的背景和较暗的、没有被光照射到的被摄主体之间强烈的亮度反差是造成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正确测量被摄主体的亮度,拍摄时先要用点测光或者局部测光方式测光,然后选择相应的曝光值以使被摄主体正确曝光――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接受背景会稍微曝光过度 。还有一种可行的做法:只提亮前景来降低图像的对比度 。此外还要注意,光线应当完全被被摄主体遮挡,从而避免干扰性的反射光以及光线直接射入镜头产生光带 。因此,拍摄时一定要使用遮光罩 。
逆光拍摄时,测光通常不那么简单 。但透明的被摄主体在逆光条件下会显得尤为透亮 。
八、背景混乱
只要你不是在摄影棚中拍摄,不管是在野外还是在房间里,都很难把主要的被摄主体作为最重要的图像元素表现出来 。你很容易拍摄出这样的照片:背景中有很多能够转移观赏者注意力的细节 。如果对图像元素没有清晰的比重分配,那么图像就会显得非常混乱,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而且给人非常嘈杂的感觉 。为了避免这样的"图像效果,不只是在构图上,在技术上也要注意几点:选择一个主要的拍摄对象,然后把它作为主导元素安排在一个场景中 。也就是说,你要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取景区域――要么尽可能靠近被摄主体,要么借助长焦镜头把主要的被摄主体从周围的环境中“提取”出来,并且利用镜头的光学特征来达到你的目的 。拍摄场地的选择对于图像的和谐也非常关键――寻找和谐一致的平面作为背景来拍摄 。
要避免图像中有彩色的、吸引眼球的东西;如果有,拍摄时可以变换一下视角 。除此之外,景深的大小要恰到好处――周围的环境越是清晰,就会显得越重要 。反过来,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模糊效果来降低环境的重要性 。选择大孔径的光圈以及(或者)长焦距可以形成较小的景深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给图像带来明显的和谐感,那就是事后将图像转换为黑白图像,这样就突出强调了被摄主体的形状 。这样一来,由各种不同的颜色带来的混乱就在照片中消失了 。
通过选择焦距、视角以及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决定图像中有什么 。利用好取景器,并在拍摄前仔细看清楚,哪些区域有必要出现在图像中,哪些可以被剪裁掉或者被淡化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