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习俗?( 二 )


在我国北方 , 大暑时节流传着吃面条、饺子、鸡蛋等习俗 。北京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即是明证 。因为每逢伏天 , 人的胃口就不好 , 吃热汤面不仅可以祛除人们体内的潮气和暑热 , 也可以改善口味 , 并减轻肠胃的负担 。大暑吃热汤面的习俗 , 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盛行 。而到了明清 , 人们根据养生的需要 , 又增加了大暑日喝莲子汤的习俗 。《清稗类钞》中就有“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 , 杂置小冰块于中”用来宴客的记载 , 这使得大暑的习俗变得更为丰富而多元 。
而在南方 , 人们在大暑期间 , 往往偏好于吃重口味的荤食 。福建莆田人就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过大暑的习俗 。据说 , 大暑吃荔枝 , 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而吃温汤羊肉也极富创意 , 将羊开肠破肚后 , 整只放入大缸中 , 再以滚烫的热汁淋之 , 浸泡一段时间后 , 将羊肉切成片 , 其鲜其嫩 , 往往让人赞不绝口 。而吃米糟 , 不仅大补元气 , 还能将体内湿热之气尽遣 , 可谓养生又保健 。在湖南一些地方 , 亦有大暑期间吃童子鸡的习俗 , 想必其饮食理念与莆田人如出一辙 , 都是重在大暑日讲究滋补 。
如今 ,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日益转变以及社会大家庭的不断融合 , 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人吃凉性食物、南方人吃荤食过大暑的习俗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如在山东南部地区就有在大暑到来之际“喝暑羊”的民俗 , 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 , 带来的不仅是口味的鲜香 , 更有随着热汗排出的淤积在体内半夏的毒素 , 这对盛夏之际的养生保健极为有益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也不慕荤食 , 他们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 , 既消暑又清热解毒 , 可谓大暑期间当地不可多得的降暑良药 。
大暑中的习俗源远流长 , 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文化 。其蕴含的鲜活的饮食内容 , 大大丰富了国人的味蕾 , 更让美食中国的人文魅力深邃而迷人 。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大暑 · 习俗
消夏避暑 , 是贯穿整个夏天的主题 , 现代人奇招出尽 , 自不待言 。千年前的白居易说:“何以消烦暑 , 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 , 窗下有清风 。”古时没有电扇 , 没有空调 , 唯有绿树清风 , 人反而愿意安定下来 , 静坐片刻 , 遥望树下阳光斑驳 , 心中亦有如凉风拂过 。我们也不妨学学古人 , 找个安静的地方避酷暑 , 也算是难得的快乐时光 。
仲夏夜的浪漫 , 在于观赏流萤 。萤火虫一般出现在杂草丛生处 , 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 , 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 。夜幕流转的疏云 , 树梢间抑扬顿挫的蝉鸣 , 如同星河一般幽幽闪烁的点点萤光 , 这样的夏天最为难忘 。
大暑时节 , 在浙江沿海地区 , 像台州 , 很多渔村都有送大暑船的民间习俗 。传说清朝同治年间 , 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 , 到了大暑尤为厉害 , 当地居民认为是五位瘟神所致 , 于是便在江边建起了一座“五圣庙” , 时常进行祈求许愿 , 希望祛病消灾 , 后来还合力造一艘五彩大船 , 放上各式供品将“五圣”送出海 , 送暑保平安 。按照习俗 , “大暑船”开始不在海上游 , 而是由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走 , 最终被送到码头 , “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 , 然后在大海上点燃 , 祝福人们五谷丰登 , 生活安康 。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习俗?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