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手工核雕( 二 )


橄榄核雕工艺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岭南地区,距今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是橄榄核雕工艺最为辉煌的时期,曾经入选过中学课本的明末学者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就对这种民间工艺进行了颇为详细的描绘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形象生动的笔墨记录了明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才华,而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对核雕这种传统工艺最早的文字记录 。明代还有 一位名叫夏白眼的核雕名家 。民间相传其曾经在一颗方寸大小的橄榄核上,雕刻了十六个婴儿,每个只有半粒米大小,但是每个婴儿眉目之间的神情却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 。
到了清代的康熙年间,苏州有位姓金的老者,也十分擅长核舟之雕,人称“有刻棘镂尘之巧” 。而到了乾隆年间,陈祖章 、杜士元二人则都被人称为技高艺绝的“鬼工” 。其中,陈祖章的代表作“东坡夜游赤壁”核舟,舟长不及二寸,有篷有窗,人物除苏东坡外,有客人、客妇、艄公、书僮等八人,人物神态自然、宁静、超逸,个个刻画精致,在放大镜下看光影迷离 。舟底刻赤壁赋全文,其刀笔工夫令人难以置信 。现如今陈祖章的核舟尚有一件传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随着近些年手串在文玩市场上的再度风行,许多手串藏家在看重手串材质之优劣的同时,也开始更为追求珠串雕刻工艺之精美 。作为足以体现精湛雕刻工艺的橄榄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藏家为之惊叹和着迷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今橄榄核雕手串也在众多藏家的追捧下市场行情始终被看好 。而橄榄核雕手串的行情走高,也直接激发了那些心灵手巧的当代艺人们,将他们所掌握的核雕技艺屡屡附加到手串之上 。当然,相比于古代,今天的核雕工艺在继承前人精湛的传统技艺基础上,也融入了更多新时代的内容和技法,从而将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间艺术借由一个个小小的手串再次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峰 。(白頔)
核雕指尖上的艺术
兴盛于明清时期的核雕,真正进入收藏市场并逐步升温,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
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一件108粒的“清核雕先贤人物串”以134.2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核雕拍卖的新纪录 。2006年,中国嘉德第1期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串估价3000-5000元的清代核雕古钱纹手串,成交价高达1.1万元 。
核雕,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逐渐受到藏家的追捧 。
中国的雕琢工艺,无论玉、石、竹、木、牙、角,皆能因材施艺,达到神奇的美学效果 。即使果核,也能出奇制胜,雕出生命或意境来 。核雕是一种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工艺作品,古已有之 。人们将橄榄、核桃、杏子、桃子等的内核或外壳加以利用,这些果核本身没有价值,但经过艺人的构思和精雕细刻之后,即赋予了它艺术生命力,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
核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宋朝中期就有相关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已极为盛行,在明、清两代发展到艺术顶峰 。核雕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也影响到皇宫,并成为皇室帝妃、达官贵族的把玩珍藏品,清代士大夫往往以此为饰,随身佩戴 。
据资料记载,明代核雕名家辈出,屡见著录 。《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人,“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 。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明人魏子敬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 。明熹宗皇帝也喜欢收藏核雕,还亲自操刀雕刻 。他所创作的“五鬼闹判”形象生动,被后世认为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到清代,同样核雕名家辈出 。清初有人雕念珠一百零八枚,“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等“合计之数五百” 。晚清核雕艺人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为其力作,林木扶疏处,怪石参差间,竟雕刻三组人物共19人,其精微之妙令人拍案惊奇 。清中晚期至民国年间,各种核雕品种日趋丰富,专门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弟子摩挲把玩,但精湛细腻程度和其文化内涵已不及明晚期和清初期 。现代核雕艺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尤其是苏州的核雕艺术更是代有传人 。在素有“核雕之乡”的苏州舟山,现以“须派”和“殷派”为主,核雕艺人技艺精湛,作品很受当代人的喜爱 。
我国最早时期的核雕作品并不是现在所采用的橄榄核,而是桃核或杏核,明代以后到清乾隆年间,才出现了用橄榄核和胡桃核雕刻花船和人物等的核雕 。橄榄核以其坚硬、易上包浆、大小合适等特点成为核雕的主流品种,几乎达到“是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的地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