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时期 , 阎璞之子阎瓒为汉中太守而定居陕西汉中 , 阎瓒有子阎亨 , 为辽西太守 , 阎亨生子名阎鼎 , 因仕宦而迁居今北京一带 , 后死于刘聪之难 。阎鼎子阎昌逃奔马邑(今山西朔州) , 后其孙阎满一支徙居河南 , 又从中派生出甘肃天水、敦煌等支派 。阎满之孙有阎善 , 因仕宦云中镇将而徙居云州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 。
五胡十六国时期 , 阎氏族人被迫大举南迁 。
隋、唐时期 , 阎氏族人在江南的分布更广 , 在盛唐时期 , 阎氏族人在太原发展成一大望族 。
宋、元时期 , 夷人南侵 , 使原本散居江南的阎氏族人进一步向华中、华南、西南播迁 。
明朝时期 , 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 , 太原阎氏亦有迁今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者 。至此阎氏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 并有阎氏族人徙居海外 。
如今 , 阎氏族人分布广泛 , 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多此姓 , 上述三省阎氏约占全国汉族阎氏人口的57% 。
历史上阎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 , 阎姓一直活动在河南、山西、湖北一带 。秦汉时 , 阎姓西迁陕西、甘肃 , 进而入四川 , 向东抵达山东 , 北移河北、内蒙古 。在唐朝 , 阎姓在山西发展迅速 , 成为太原郡十大著名姓氏之一 。唐宋以后阎姓开始在江南出现 。
宋朝时期 , 阎姓大约近20万人 , 约占全国人口的0.25% , 排在第七十四位 。四川为阎姓的第一大省 , 约占全国阎姓总人口的1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东、河南、陕西 , 这四省阎姓占阎姓总人口的66% , 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 , 这二省的阎姓又集中了16% 。阎姓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 , 全国形成了西部川秦、东部豫鲁两大阎姓聚集区 。
明朝时期 , 阎姓大约近12万人 , 约占全国人口的0.13% , 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 , 阎姓人口增长是负值 。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 , 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 。面对战乱和屠杀 , 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 , 阎姓是北方地区姓氏 , 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 。山西为阎姓第一大省 , 约占阎姓总人口的49%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河南 , 这四省阎姓大约占阎姓总人口的95% 。宋元明时期 , 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 , 其人口主要由西向东迁移 , 全国阎姓的分布集中向晋、鲁、冀、豫地区收缩 。
当代阎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阎姓的人口已达310多万 , 为全国第七十五位姓氏 , 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阎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近310多万 , 增长了25倍之多 , 阎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 宋朝至今1000年阎姓人口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四省 , 大约占阎姓总人口的55% , 其次分布于安徽、黑龙江、甘肃、陕西、辽宁 , 这五省又集中了27% 。河南居住了阎姓总人口的16% , 为阎姓第一大省 。全国的阎姓分布的高比率区在豫鲁冀和陇西 。在近600年间 , 阎姓人口主要的流动方向是由中原向西部、东部的回迁 , 向南方的移民较少 。阎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75)表明:阎姓在长江以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 。在豫晋鲁、冀京津、内蒙古大部、陕甘大部、宁夏、鄂皖苏北部、辽宁西部、青海东北部、辽宁大部、黑龙江中部 , 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以上 , 中心地区可达到2.8%以上 , 上述地区覆盖面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8% , 居住了大约72%的阎姓人群 。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 , 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5%--0.5%之间 , 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4.3% , 居住了大约17%的阎姓人群 。
阎姓起源之阎姓家谱文献
山东楼目阎氏族谱一卷 , (清)阎一侯、阎一昌同修 ,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手抄本 。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棲霞镇棲霞小寨子方村 。山东昌乐阎氏家乘五卷 , (清)阎世绳编 , 阎愉补编 ,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树滋堂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为宝宝取名的八大来源
- 2021创业项目排行榜 创业机会来源在哪里
- 七夕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 农姓氏来源
- 过年起源于什么时候
- 蜜蜂蜂王的来源
- 物种起源确立了什么学说
- palace的logo来源是什么 palace和off white哪个好
- 什么时候是父亲节
- 中性笔是谁发明的 中性笔来源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