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由来简单介绍 孔明灯的由来( 二 )



Q4:端午节的由来简单介绍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 , 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 , 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屈原为人正直 , 忧国忧民 , 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 , 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 , 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 , 不辨忠奸 , 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 , 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 , 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 , 楚国人 , 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 , 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 , 帮助吴国富国强兵 , 并且助吴伐楚 , 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 , 伍子胥掘其墓 , 鞭其尸三百 , 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 , 其子夫差继位 , 吴国更加强大 , 攻打越国 , 一举取得胜利 , 越王勾践请和 , 夫差许之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 开始骄傲自大起来 , 听不进逆耳忠言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 , 以绝后患 , 夫差非但不听 , 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 , 逼迫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 , 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 , 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 , 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 , 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 父亲溺水亡于江中 , 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 ,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 , 她悲痛欲绝 , 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 , 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 , 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 , 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 , 在民间广为流传 , 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孝女曹娥之墓 , 在今天浙江绍兴 , 墓前有曹娥碑 , 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 , 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 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 , 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 , 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 , 号鉴湖女侠 , 小字玉姑 , 浙江绍兴人 , 幼年擅长诗、词、歌、赋 , 且喜欢骑马、击剑 , 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 。28岁时参加革命 , 影响极大 , 预谋革命起义 , 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 , 坚贞不屈 , 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 , 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 , 复哀其忠勇事迹 , 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 , 合并举行纪念 , 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 ,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 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 , 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 , 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

Q5:简单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孔明灯的由来简单介绍 孔明灯的由来】农历九月九日 , 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 把“九”定为阳数 , 九月九日 , 日月并阳 , 两九相重 , 故而叫重阳 , 也叫重九 ,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 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 , 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 , 因为与“久久”同音 ,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 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 重阳佳节 , 寓意深远 , 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 , 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