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林|三点水,三个岛 | 霍光( 二 )


岛最高处虽说海拔只有103.7米,却是上海最高的山峰,编志书的人都知道,“第一”就不是小事,应该郑重记一笔。这山望不到那山高,却可以回望,虽不见来时路,却能看到远处的海岸线,城区的高楼如同一块块积木,显得很辽阔,也很神秘。距离产生美,有了间隔才有欣赏,才会回味无穷。
从山上下来,沿着簇新的海堤散步,感觉到一种气势,一种宏阔,一种心灵震撼。那些不规整的列石,每一块都傲视苍穹,铁骨铮铮,接受特殊的检阅和洗礼。对面是小金山,大小金山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峡谷,暗流涌动,玄机掖藏,难以捉摸,古人谓之金门。有门不关,长期开放,就成了外来之风最先进来的通道。浪起涛涌,惊涛裂岸,似有战鼓铿锵,马蹄得得,慢慢地接近,渐渐地靠拢,这是海派《黄河大合唱》,广阔、深沉而又撼动心灵。
黄开林|三点水,三个岛 | 霍光
文章插图

陈建国摄
据说岛上原来有座庙,叫金山忠烈昭应庙,同行的朋友说原本叫霍光神祠,三国吴主孙皓所建,亦称金山神庙。蓦然想起,曾经在上海老城隍庙参拜,进门显眼之处供奉着一位大神,上书“金山神主博陆侯霍光大将军之位”十四个金字。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西汉赫赫有名的权臣,其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毗连咸阳地界。怎么就跑到金山、跑到上海来了,还庄严气派地坐上了正位?查阅史籍,《吴越备史》云:皓尝寝疾,有神降于小黄门,曰:“我霍光也。今山北古之海盐县陷而为湖,无大神力能护,尔可立庙祀我。”自己喊着要为自己建庙祭祀,这个霍光倒也坦诚得可爱,秦人的脾气禀性一览无余。
又明正德《金山卫志》上说:山多竹,蔚成茂林,上有平坡,可二十人坐,北有寒雪泉。许尚为此写过一首五言,很有气势:激浪闻澎湃,山神阴力多。风涛归指顾,海若敢谁何。“庙貌”一节中这样记载:金山上石炉至今犹存,海人相传是忠烈庙中物。——海阔日月长。霍光是从陕西走出去的神灵,我的这位很老很老的老乡,在金山被称作捍海神,还从大金山被“请”到了大上海,成了上海资格最老的城隍爷。
在我沉吟感慨之时,同行的毕教授有了意外收获,在草丛中捡到一小块残碑碎片,上面有四个字,隐约能看出是“摩诃般若”,应该是心经碑文的一部分,可能来自南宋慈济院或梁代的佛寺,也可能出自供奉霍光的金山忠烈昭应庙。山不在高,有神则灵。身处金山,随处都是宝物啊。
原路返回,拾到一根竹杖,有根无须,虚心有节,握在手上,感觉握着的是一根禅杖,在提醒我晚节自持,把握好暮年的每一步。侧耳轻摇,隐隐听到“此君”胸中的波澜,这是大金山的馈赠,是大海的礼物,我一定得收下。登舟之际,海风吹来,水花翻卷,明显涨潮了,这是情绪的激荡,意气的亢奋,也是道别欢送的致意。呵,别小瞧了大金山岛这103.7米的高度,可以说,有了它,才有金山卫,才有后来的金山县和现在的金山区。小中见大,开门见山,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这会子读起来,就显得格外入味。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