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寨|夜宿岳家寨

夜宿岳家寨是一个特别的体验 , 也是一个难忘的体验 。 过去好些天了 , 那一夜的体验 , 那一夜的思考、想象和揣摸 , 仍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
我们去往岳家寨之前 , 就被告之 , 那是岳飞的后裔隐居的偏僻村寨 。 它不但离开平顺县城有足足80公里盘山公路 , 而且整个村寨建在高高的太行山腹地的山脊上 。
还有人说 , 岳家寨前年刚刚脱贫 , 过去是很穷的 。 似乎是为了证明东道主的介绍 , 散文写得十分出色的河南作家王剑冰 , 讲了一段他2013年和天津作家肖克凡投宿岳家寨的往事 。 他说 , 为他和肖克凡带路的小孩 , 把他俩带到屋子里 , 就跑没了影子 , 跑开时留下一句话:你们就在屋里的炕上睡吧 。 屋里漆黑一团 , 什么都看不见 。 王剑冰只得伸手慢慢地摸 , 摸到炕上一个空位置便招呼:老肖 , 你躺这儿吧 。 然后 , 他又继续摸索 , 摸索到另一处空位置 , 便放平身子躺下了 。 白天颠簸得累了 , 两人感慨几句 , 就睡着了 。 第二天一大早 , 王剑冰睁开眼 , 就看见门缝里不断地泻进来一缕缕一股股的冷雾……
也许是对这段经历的印象太深刻了 , 事后他写下一篇散文《暮投石壕村》 , 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
他讲得太生动 , 我听过一遍就追着他问:不是岳家寨吗 , 怎么变石壕村了?王剑冰用他的河南普通话道:“岳家寨又名下石壕 。 ”
我想到他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暮投石壕村》便问他:“这石壕村是不是杜甫写的石壕村?”王剑冰不置可否 。 我连忙翻阅发给每位作家的行程简介 , 给自己的问题以否定的回答 。 其一 , 这个曾叫作石壕村的岳家寨 , 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大山旮旯里 , 四周群山环绕 , 植被茂盛 , 远避尘嚣的烦扰 , 多少年来处于自给自足、独立封闭的原生态状态 , 大唐的顽劣们不会走那么远难行的山道来抓人 。 其二 , 简介上明明写着 , 岳家寨建村于有清一代 , 杜甫写的是唐朝的事情 。 此地石壕不是杜甫所写的“有吏夜捉人”的石壕村了 。
不过 , 我又冒出了一个新问题:建村于清朝的寨子 , 被迫害的岳飞后裔是宋朝人 , 怎么会在清朝来此隐匿避祸呢?南宋及以后的元、明二朝代几百年 , 这地方还没有建村庄呢!
当地人对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岳飞第三个儿子岳霖及其后人 , 是逐渐避难逃命到这一带来的 。 这地方之所以在2010年最终更名为岳家寨 , 是因为村寨上38户人家 , 全都姓岳 , 家家自称是岳飞的后代 , 而且不少人家还珍藏着自岳霖以来三十几代人的家谱呢!
当我们在岳家寨璀璨的灯光下踏着弯弯拐拐的石板路走进岳家寨时 , 只见家家户户的屋门和院坝里都悬挂着红灯笼 , 开着颇具太行特色的农家乐 。 只见这是一座完全石头建起的村寨 , 石板盖的房 , 石头铺的路、砌起的坝墙 , 院子里的石桌、石凳、石水缸 , 还有石磨、石碾、石槽 , 这些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石头 , 全是太行山中就地取材而垒砌起来的 。 和我熟悉的贵州安顺屯堡的石头寨风格不一样 , 却另有一种美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