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樊锦诗:“我为敦煌尽力了”是最大的幸福
樊锦诗第一次去敦煌是1962年,作为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去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前身)毕业实习。路上,她一直想象着常书鸿和段文杰两位传奇人物,“他们喝过洋墨水,居然放弃了优渥的生活,跑去西北荒漠守护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应该是一个浪漫、气派的地方”。
然而,一下车,她傻眼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个个面黄肌瘦,穿的是洗得发白的衣服,跟当地老乡似的。尽管生活条件艰难,但一进洞窟,看着四壁色彩斑斓的壁画,樊锦诗什么都忘了。
1962年也是敦煌历史上一个重要时刻——周恩来总理批示拨出巨款,启动敦煌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为配合工程,需要进行考古遗迹的发掘清理,可当时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没有专业考古人员。就这样,樊锦诗在毕业分配时正式去了敦煌。
“敦煌是我的宿命。”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83岁的樊锦诗这样说。
1938年7月9日,祖籍杭州的樊锦诗生于北平。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热爱中国古典艺术和文化,希望女孩子也要饱读诗书,于是给她起名樊锦诗。那时的北平已经沦陷,樊锦诗一家就去了上海。小时候的她目睹过什么是“十里洋场”,也目睹过无家可归的流浪人群。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7岁的樊锦诗兴奋得不得了,中国终于能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在上海念中学时,受父亲影响,樊锦诗特别喜欢到博物馆看文物展,知道许多精美的文物都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高中毕业填大学志愿时,樊锦诗没有征求父母意见,自作主张填了北京大学;进入北大后分专业,又不假思索地报了考古专业。当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将和敦煌一生一世。
【 莫高窟|樊锦诗:“我为敦煌尽力了”是最大的幸福】父亲送樊锦诗去敦煌工作时说了一句话,“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好好干”。“父亲的一句话,让我彻底长大了。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樊锦诗说。
自从24岁到敦煌,樊锦诗再也没离开,60岁时,她接段文杰的班,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先后公布实施;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敦煌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樊锦诗大胆着手建立“数字敦煌”:一是建设数字化的敦煌壁画信息库;二是找到一种方式,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级智能数字图像,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让游客能“窟外看窟”。
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季羡林称赞樊锦诗时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
国际上一度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说法,让敦煌学回到中国,是几代学者的梦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季羡林、常书鸿、饶宗颐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学者已在国际敦煌学领域居于先进和领先地位。”樊锦诗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古镇|“慢火车”旅行:放慢脚步 感受“诗和远方”
- 单立文|青未了 / 诗歌 乡韵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慢火车”旅行:放慢脚步 感受“诗和远方”
- 山水|高铁连通“浙东唐诗之路”,访天姥无须“梦游”|草地·神州风物
- 系列|翻阅中国民歌暨乐享音乐节系列节目《诗情华韵 经典留声》——山长水阔知何处
- 古诗里|夏季腾冲,密绿叠如浪
- 长汀|长汀古城店头街:满眼是不失古朴的画面,仿佛行走在古韵唐诗中!
- 周庄|江南美景众多,但只有水乡古镇,能把诗意、温婉、妩媚、水墨展现得淋漓尽致
- 艺术|「敦煌莫高窟」来深圳了,免费看!
- 兽面纹|良渚?5000年的诗与你|王征桦:良渚遗址上的遐想(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