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统|从故宫排水系统及建造,足以看出古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智慧( 二 )


排水系统|从故宫排水系统及建造,足以看出古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智慧
文章插图

故宫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难以想象,他们在建筑这些房屋时就已经想到这些。整个降雨排水的过程:当雨水降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着地面的倾斜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遇有台阶或建筑物的时候,就会从“沟眼”穿过,汇入暗沟。地下暗沟较多,可以和那时的道路网相媲美,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这就是整个降雨排水的过程,没有丝毫的不妥,600年的故宫经历了成千上百次的降雨,如今这些排水系统依然保存完好,无论降雨量多大,从未有过积水之患。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
排水系统|从故宫排水系统及建造,足以看出古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智慧
文章插图

太和门、太和殿以及保和殿都是坐落在一个八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前后排列,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同样设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都雕琢精美的石龙头一个,石龙头的口内为凿通的圆孔,这就是排水口,有三层,共计石龙头1142个,排水时的景象格外引人注目,越是强降雨就越是壮观,这种景象被称之为“千龙排水”。古人的智慧绝不仅限于此,他们在建筑的过程中,不会只考虑到排水,既然是建筑物,又是皇家建筑,那必然是气派壮观的,事实上就是如此。他们将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也就是螭首或角兽,虽说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绿之下的排水构建,但是多镌刻成龙首形状,非常美观,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雨水从螭首龙头孔中流出,经过人们的观察,他们说在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暴雨时就呈现“千龙吐水”的景象,极为壮观。
排水系统|从故宫排水系统及建造,足以看出古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智慧
文章插图

这些雨水全部落入地表,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也都设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券涵洞接通干沟,使雨水顺利流入,最后排入内金水河。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即使是今天,人们也时常为古人建筑紫禁城时的智慧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人们意识到故宫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倘若要使得这600年的故宫排水功能“长生不老”,那我们就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政策,人们开始开展防洪排水系统研究,故宫的排水系统已经经历了600年的时间,其实那时候每个时期都会有相对应的改建或者维修。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改建和维修,他们不断改变和完善。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也启动故宫排水系统专项课题研究,主要就是为故宫排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故宫相关人员在每次降雨的过程,他们都会积极观察每一个地方,甚至是每个角落,随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他们记录每个地方的排水情况,并绘制了整个故宫积水点分布图。前些年故宫内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就开放项目维修,主要对这三个地方的雨水系统也进行了整体保养修缮。他们发现在这次降雨的过程中,这三个区域排水管线运行都非常正常,并未发现堵塞现象,故宫内的明、暗雨水沟可以分为石质和砖质两种材质砌筑而成。因为石制雨水沟更加结实耐用,所以一些保存较好的盖板沟和暗沟都是采用全石制建造。当然也并不是只有石制雨水沟,另外还设有砖砌雨水沟,甚至还有砖石混砌的雨水沟,这些都是通过古代维修改善时所发现的。因为古代青砖质地非常好,如今现存很多砖砌雨水暗沟依旧保存完好,还可以正常使用,人们时不时对故宫排水系统进行保护、维修和完善。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