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马山风貌改造带来“真金白银”


马山|马山风貌改造带来“真金白银”
文章插图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马山县乡村旅游景区收获颇丰:以三甲攀岩小镇、弄拉景区等为代表的6个乡村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48万人次、营业收入近160万元,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最佳水平。对此,马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旭进认为,持续推进的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工作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古零镇羊山村三甲屯是马山县较早开展风貌改造的村屯之一。“我们村虽然有‘攀岩小镇’这块金字招牌,但如果村子颜值不高、基础设施不好,那也很难留住过夜客、吸引回头客的。”羊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李振立说,经过数年建设,低矮的瓦房变成整洁的小楼、门前的水沟变成了游客泛舟的溪水,房前屋后绿树成行、家禽家畜集中圈养,村屯面貌焕然一新。“这几年,我们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韩国等世界各国的游客,大家对我们村的风景都给予较高的评价。”李振立说。
马山|马山风貌改造带来“真金白银”
文章插图
(游客在三甲溪水泛舟)
马山|马山风貌改造带来“真金白银”
文章插图
在游客韦女士看来,最能体现羊山村面貌变化的要数当地的民宿。“几年前,大部分的民宿只能算是乡村旅馆,外墙没有装饰,屋里也普普通通。”韦女士说,最近,她和家人故地重游,发现这里的民宿今非昔比,“加国农居”“南院”“桔子红了”等民宿各具特色、内外兼修,“哪怕不玩攀岩等项目,住几天享受一下山里的新鲜空气也值得。”韦女士表示。据了解,“五一”假期,三甲攀岩小镇的营业收入达29.84万元。“羊山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风貌改造不能等靠要。”2015年,在外务工多年的白山镇民族村上局州屯村民蓝家克返乡种果,在村两委干部的鼓励下,带领当地群众创业。面对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63亩、没有一分水田的穷山村,蓝家克把目光对准农旅融合:“我们要把屯里打造成花开的时候赏花、果熟的时候摘果,以经济作物收入为主、旅游收入为辅的‘桃李村’。”几年下来,合作社办得如火如荼,富裕起来的民族村也在上级的支持下迈开风貌改造的步伐。2018年,民族村被列为自治区乡村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该村深入挖掘当地壮族、瑶族文化特色,从房屋外立面的壁画到景点道路指示牌都凸显出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乡土气息。独特的乡村风貌引来各方游客,今年“五一”假期营业收入超过5.2万元。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真金白银”,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群众参与乡村风貌改造提升的积极性。在古零镇,全镇居民为风貌改造工程捐款捐物总价值达350多万元;周鹿镇组织乡贤村民捐款约18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约200万元……截至3月31日,马山县第一批开展风貌改造提升的“两高”沿线24个村庄已全部开工建设,南宁市下派的“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施工企业工作队也于4月初到位。【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