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看·世界遗产

海洋|看·世界遗产
文章插图

Tim Williams
海洋|看·世界遗产
文章插图

刘晓明
海洋|看·世界遗产
文章插图

Tim Winter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主题边会,围绕“海丝遗产”学术概念,谈论了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实践问题,就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价值、遗产类型、保护管理、申遗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TimWilliams:“没有一条线是单一的”
世界遗产体系下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概念之间有着直接关联,但“海丝”保护与申遗的路径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廊道”体系又有很大区别。海丝线路体系有一个特点:没有一条线是单一的。每条路线之间都有着彼此的互动,有很多区域、很多节点都互相交叠,两个节点之间的路线可以有多种选择。“海丝”不仅包括复杂的线路体系,也涉及到多样的社会背景、遗产构成、遗产与人的关系、历史影响的复杂性以及与当代社会的紧密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拓展视野,从区域互动的角度,以港口为中心,重点开展人类学、宗教、航海技术方面的研究。
因为“海丝遗产”基本都和海洋有关系。所以这些遗产的本体是比较脆弱的。海岸的侵蚀、气候变化、地形地貌的变化等因素,对考古、保护和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保护这些遗产,必须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和监测机制。
“海丝遗产”类型众多,要实现申遗,就需要进行高效组织协调,进行周密分工,开展良好的国际合作。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跨国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即使是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遗产关联特征,目前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晰。因此如果想真正了解“海丝”对沿岸各个国家都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认真地思考给出严谨的回答。
刘晓明:构建文化遗产合作体系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海洋文化最重要的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所承载的活跃的航海实践、繁荣的货物贸易和广泛的人文交流在东亚板块内最典型的物化表现,见证了人类曾经依托海洋走向整体的文明历程。
2018年4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广州市、宁波市、南京市共同发起,24个中国城市共同签署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申遗、传承等方面达成共识。2019年5月,澳门、长沙也加入到其中,联盟成员扩大到26个。
遴选、研究和保护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使命,也是沿线国家共同的事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遗产框架体系下,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关于丝绸之路概念性文件和相关主题研究的基础上,中国与各国通力合作,在国际多边框架下开展联合工作,推动“海丝遗产”的保护,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体系。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