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泉州,申遗成功

【成功|泉州,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 , 大批商人云集这里 , 货物堆积如山……”公元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古城泉州如此描述 。
采访人员获悉 , 7月25日下午5点35分 ,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提交大会审议正式获得通过 , 成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 。 至此 , 中国的世界遗产清单上再添一颗璀璨明珠 , 共有56项世界遗产 。
据悉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已是二度申遗 。 申遗遗产点从16处增加到22处 , 遗产区面积总计536.08公顷 , 缓冲区面积总计11126.02公顷 , 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 , 完整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 , 多维度地支撑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价值主题 。
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 。
泉州 ,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 与海相伴 , 向海而生 , 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 , 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10至14世纪 , 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 , 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 , 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
历经千年 , 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 , 活化利用 。 进入新时代 , “一带一路”倡议赋予这些遗存新的活力 , 也给泉州带来新的机遇 。 “宋元时期 , 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 , 交流互鉴 , 和谐共生 , 美美与共 , 这对于今日的世界仍然是重要启示 。 ”泉州申遗文本负责人傅晶说 。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
权威问答
未来如何保护管理
此次申遗成功有何意义?申遗工作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未来 , 我们该如何更好守护这个珍贵的文化瑰宝?围绕这些问题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了新华社采访人员专访 。
项目实证了中外文明
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
问: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何意义?
答:首先 , 该项目实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 。 泉州作为宋元时期我国对外商业贸易、物资交换、人员交往的重要窗口 , 借助海洋商贸的繁荣发展 , 以平等互信、对话交流的姿态 , 推动我国古代先进的农业技术、文学典籍和哲学思想等传播到海外 , 为各国文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滋养 。 同时 , 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 , 接纳多元文化在泉州和谐共存 , 积极学习、借鉴各国各地区的文明成果 。
其次 , 该项目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 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 , 具有极高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 , 揭示着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海上枢纽的原因 , 展现了泉州在10至14世纪为亚洲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 ,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屈、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 。
此外 , 该项目申遗成功为今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范例 。 2018年 ,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对该项目作出“发还待议”的决议后 , 国家文物局按照大会决议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意见 , 指导泉州市、专业机构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开展密切合作 , 对泉州项目定位作出重大调整 , 新增6处申报点 , 重新梳理申报点组合逻辑 , 提炼突出普遍价值 , 明确提出以宋元时期我国海洋贸易重要历史为对象的全新主题 , 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
遗产申报是手段
保护传承是目的
问:本次申遗工作有何成功经验?
答:本次申遗成功 , 得益于多年来我国在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 , 得益于契合项目自身特点的专业技术路线和扎实的工作基础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专业主导、学术引领的工作思路 。 近年来 , 世界遗产申报工作难度与挑战不断增加 。 以扎实、高水平的专业工作争取国际组织和缔约国的理解和支持 , 是应对外部挑战最为有效的手段 。 国家文物局以申遗为引领 , 组织了国内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和权威专家与福建、泉州当地专业机构、专家合作 , 开展泉州城市考古、历史研究、价值阐释、规划管理等工作 , 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认可 。
坚持保护为主、价值优先的科学理念 。 遗产申报是手段 , 保护传承是目的 。 泉州系列遗产的保护以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为目标 , 坚决贯彻“最小干预”“研究先行”保护原则 , 引导鼓励考古、建筑、文物保护、结构材料等多学科联合参与 , 实施了一批文物保护项目 , 落实了防雷、防火、防盗多种防护体系 , 建立了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机制 , 妥善保护了古迹、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真实性 。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 福建省、泉州市就意识到保护古城风貌的重要性 , 并始终将“保护古城、开发新区”作为城市规划保护建设的指导思想 , 加强保护立法和规划设计 ,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 , 使古城整体风貌得到妥善保护 , 树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典范 。
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需当地肩负起光荣使命
问:围绕后续保护管理等方面的任务 , 我们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既是一项殊荣 , 也对遗产的保护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需要遗产地肩负起光荣使命 。
为更好地研究、保护泉州历史文化遗产 , 按照国际组织的建议 , 我们将整个泉州古城范围纳入世界遗产的缓冲区范围 , 下一步 , 我们将指导泉州市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的要求 , 持续加强古城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抓好管理规划修订及系列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编制 , 细化遗产区、缓冲区管理要求和控制指标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理 , 完善长效协调管理机制 , 加大遗产安全监管、日常养护力度 , 探索活态遗产保护传承模式 , 为这一复杂的系列遗产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 。
未来 ,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相关国际专业机构的深度合作 , 进一步推广世界遗产保护理念 , 也将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积累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理念 , 通过各种形式分享给世界同行 , 与各国一道为了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 据新华社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