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

在淮北市西南40公里处的临涣镇,有一座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古城。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屯粮于临涣古镇,垒土筑墙六公里,环绕古镇四周围城。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四角有角楼。历经岁月沧桑,古城今日已不复存在,而残留的城墙却诉说着千年的痕迹。
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
文章插图

古城墙从上个世纪一九八六年的“省保”,到零六年的“国保”,城墙地位不断升级,但破损、荒芜的面貌依然如故。古城墙虽有历史意义,但却丝毫没有任何景致,整体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文保碑,再者就是黄土,杂草、松树和一座座耸立的墓地。
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
文章插图

横亘数公里的遗存,在平原地带尤为醒目。但由于长达千年的荒置,城墙正在渐渐崩塌失去原貌。沿着无数人走过的小路,登上城墙。这里的城墙并不像南京、寿县的那样由砖石垒砌而成,而是由黄土夯筑而成。
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
文章插图

这里俨然成为周边村民的墓地,一个个凸起的坟冢让人感到害怕。站在城墙之上放眼望去,满目皆坟。仅此处百余米长的城墙上,就有近百个大小不一的坟墓。古城墙上旧坟未平,新坟又起,城墙俨然有种被坟“包围”的景象。
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
文章插图

旧时完好的临涣古城,环临涣集一周。而现在,古城墙由于破坏,已经有了不少缺口。 1968年时,为了“退城还田”,村民把城墙推平,改为农田。到了80年代,由于村民文物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段的城墙被挖土烧砖或是填平洼地。直到,评为省保文物后,才开始对古城墙进行保护,种植了植物,防止水土流失。
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
文章插图

坟地|安徽淮北:距今2000多年的国保城墙,如今却成为村民坟地】临涣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较长、跨越朝代较多、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的古城垣,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城墙过去是古代防御工事,更是这座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对于,古城墙上面的坟墓,当地应该出政策,合理规划土地迁移出去,应加大了保护管理力度。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