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 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 , 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 。 采访人员近日在莫高窟采访了解到 , 这里的防洪标准已由没有等级的低标准 , 升至百年一遇 , 再升为300年一遇 , 确保文化瑰宝不受侵害 。
标准|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文章图片

这是大泉河(7月6日摄 , 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诗平 摄
与此同时 , 莫高窟守护者的饮用水 , 也已经由喝大泉河的苦咸水 , 改喝水质好了不少的井水 , 如今正在进行井水置换 , 将喝上更高标准的城市自来水 。
大泉河:莫高窟的生命之源
莫高窟在大泉河(古称宕泉)的哺育下诞生与延续 。 唐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 ,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 僧人乐僔途经于此 , 忽见金光 , 如现万佛 , 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 此后开窟千年 , 生生不息 。
标准|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文章图片

大泉河及其流经的敦煌莫高窟(7月6日摄 , 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诗平 摄
如今 , 莫高窟仍保存有从前凉至元朝的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 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
“莫高窟建造洞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水源 , 而大泉河正好流经莫高窟 , 为开凿建造洞窟的工匠提供了必需的生活用水 。 ”敦煌研究院总务处处长张殿军说 , 大泉河的下切 , 为石窟开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 同时河水为洞窟开凿和守护寺僧所用 , 便利的用水条件 , 使凿窟造像延续千年 。
《唐陇右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记载 , 唐朝时的莫高窟“前流长河 , 波映重阁” 。 而作为饮用水源 , 大泉河不仅养育了各个时代的莫高窟僧人 , 莫高窟的现当代守护人也曾经饮用大泉河水 。
标准|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文章图片

这是敦煌莫高窟全景(7月6日摄 , 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诗平 摄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一次题为“莫高窟人和莫高窟精神”的讲座中说 , 1943年 , 常书鸿(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来到敦煌 , 准备筹建敦煌艺术研究所时 , 饮用水就是大泉河水 , 冬天河水结冰 , 要砸冰烧化后才能取用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
如今 , 大泉河水滋润着莫高窟这片小小绿洲 , 是莫高窟保护区绿化和改善窟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水源、治沙工程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 , 是莫高窟保护区绿化的生命之源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