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非遗文旅融合模式亟须升级

历史|非遗文旅融合模式亟须升级
文章图片

江金波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 种类丰富 , 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 , 已经深深融入岭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 更成为岭南地方标识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 ,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开放性、商务性和包容性 , 独树一帜 。
历史上 ,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与旅游交互融合的良好传统 。 粤绣、佛山陶瓷公仔、香云纱等是传统文旅商品 , 粤剧、波罗诞、舞狮等则是重要的文旅活动、娱乐项目 。 一批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旅产品不断涌现 , 如珠村的乞巧节、客家山歌节等 。 同时 , 更有阳江开渔节、河源花灯节等一大批现代节庆赓续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成为新时代文旅融合中的一抹亮色 。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赋予非遗文旅融合创新特质 。 从历史文化到现当代文化 , 其创新内容跨越时空 , 真正做到了守正创新;其创新的形式和路径包括仪式发掘、活动策划与组织、商品化、剧场化等 , 力图以旅彰文、以旅促文 , 相得益彰 。
【历史|非遗文旅融合模式亟须升级】当前 , 本土非遗在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 首先是融合的层次尚不够深入 , 以表层融合为主 , 表现为旅游业文化标签化或文化舞台庸俗化;其次是融合的广度亟待扩展 , 广东非遗旅游融合急需顺应全域旅游的时代需求 , 由独立的文化企业“点”拓展为遍布城乡的“面” 。
为此 , 要遵循保护性开发、永续性利用、开放式发展、产业化谋利等原则 , 展开深度、广泛、系统的融合 , 实现非遗文旅产业融合模式的蝶变升级 。
非遗文旅融合的过程中 , 深化文旅融合的政策创新至关重要 。 为此 , 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大促进非遗政策创新的研究 , 旅游产品研发部门则应着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性 , 站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岭南文化地域话语权的高度 , 强化非遗内涵支撑 ,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 , 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 推动岭南非遗旅游系统构建及整体发展 。
相信 , 在此基础之上 , 非遗旅游发展必将为广东省“强基、提升、振兴、传播、双创、融合”六大非遗行动计划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
历史|非遗文旅融合模式亟须升级
文章图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