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筚路蓝缕来时路,榆林窟新貌初成
我2007年来到榆林窟,至今已有14个年头,是一名文物保护一线的“老兵”。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年轻人对东方文化的推崇以及公众的文化自信,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热爱敦煌石窟的朋友。榆林窟是敦煌研究院下辖机构,第三季的“西遇知美|敦煌”项目选择榆林窟的讲解员作为石窟保护者的代表,我感到特别开心。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与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上海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的团队紧密合作,试图用更多元的方式进行石窟艺术的弘扬,让更多人不仅关注艺术本身,更关注艺术的传承和守护。无论是“莫高窟人”,还是“榆林窟人”,都是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群体,扎根大漠戈壁、深山峡谷之中,薪火相传,为了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费尽心血。如今榆林窟新貌初成,欢迎大家光临。新的榆林窟故事,也在此与诸位分享一二。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榆林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摄影采访人员/吴军科学的保护是第一位的经过敦煌莫高窟多年的实践证明,文物保护规划是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发展的规范性依据。所以,无论文化领域的“网红”趋势多么流行,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文物保护规划”作为榆林窟管理的基本手段。2009年在院里的牵头帮助下,配合兰州大学、中国遗产研究院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终于在2014年编制完成了《榆林窟文物保护规划》,科学系统地为榆林窟未来的发展铺上了龙骨,规划了路线,为后来基础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具体执行上,我们认真落实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批示精神:“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例如,在硬件建设方面,榆林窟的地形地貌、地势特点被充分考虑,在满足游客服务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借助榆林窟纵深峡谷、紧靠河岸的位置特点,依势而建,巧妙地将新建建筑和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软件建设方面,尽可能地就地取材,既体现榆林窟的特色,又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节约成本,一举三得。我们从榆林河道中捡拾了一些形状自然的石块,在上面写上“温馨提示”、“禁止攀爬”等提示语,换掉了原来与自然不相符的旧标识。在文物保护的大前提下,基础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遵循了“规划先行、尊重历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切实做到了在不改变环境面貌的前提下,有效保护了榆林窟的文物本体和遗产地环境。
文章插图
艺术成就极高的水月观音壁画(榆林窟2窟)可持续的文物保护工作多年来,榆林窟的发展难点集中在文物保护进展缓慢、游客配套服务功能滞后、人才引进困难等实际问题上。我们坚信唯有文物保护项目才是文物事业的重要支撑,可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榆林窟自然得不到长效发展。这几年国家在文物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方面机遇多多,我们于是开放思路,与业务骨干们积极探讨,多想点子,争取各方各面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以项目为支撑推动榆林窟快速发展。榆林窟虽然是文物保护研究所,但肩负“弘扬”职责,必须和当下的时代语境保持一致。我们凝聚全所干部职工的智慧,谋划项目时提前考虑到了崖体塌方、堵塞河道、相对湿度增加等影响榆林窟文物本体安全的专业问题,考虑到了窟区旅游环境简陋、服务品质不足的服务问题,也考虑到了职工办公和生活条件不完善的内部文化问题,还考虑到了设置文创商店、整体标识系统等关系未来发展规划、突破发展瓶颈的前瞻问题,切实做足准备。同时,为了让榆林窟可持续发展,得到更丰富的支持,我们努力将榆林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整合为榆林窟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建设项目,将项目上升到国家层面;我们将榆林窟新建房屋内装修工程等八个子项目整合为榆林窟辅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放合作,争取到了更多的资金。其中和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以及红星美凯龙合作的“榆林44窟”公益项目就改善了我们职工之家、职工茶室和陈展室三个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美观度和空间使用率。除此之外,我们向国家文物局争取到了榆林窟安防系统改造升级项目等,还为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瓜州工作站)争取到了建设项目,在院网络中心大力支持下争取了管护用房和生活辅助用房网络光纤综合布线及网络机房项目等等。每一处文物单位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公众可能看到的只有某个岗位或者某个片段,但为了能将文物稳妥地传承给下一代,需要守护者们大量的付出:从看得见的石窟讲解,到看不见的预防保护,诸多项目的同时实施和启用才极大地改善了榆林窟的环境面貌,提升了榆林窟的接待游客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了榆林窟游客接待能力和承载量。不间断的“榆林窟人”榆林窟作为敦煌研究院大家庭的一分子,始终受到来自院里方方面面的帮助和支持:当榆林窟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赶不上来的时候,院里各方提供充足的支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当软件建设跟不上的时候,院里倾力支持,优化内设科室设置,顺利完成机构改革,提高职工待遇,补充招录人员,并配合完善的员工专业培训计划,极大地提升职工队伍的专业能力素质,为榆林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敦煌研究院里,很多人都是“择一事终一生”。我们会思考,我们这一代退休之后,下一代“榆林窟人”是否会有我们同样的情感?他们没有经历过前后对比,会对这份工作保有同样的情怀么?这个课题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们的困惑,应该是很多企业都在面临的挑战。“让年轻人出现在更多的地方”成为干部们的共同认知。工作方法上,尽可能数字化:引入办公软件进行更高效的管理,新建食堂也参照院里统一管理模式实行就餐“一卡通”,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启用新型网络售票系统,全方位提升榆林窟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文化弘扬方面,杜建君副所长亲自带领年轻团队开通榆林窟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号,并借助B站等新媒体平台展现榆林窟的别样魅力,打开了游客了解榆林窟的另一个窗口。2019年榆林窟接待游客量达7.7万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53%;而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榆林窟全年接待游客量也达到了5.6万人次,充分体现了游客对榆林窟的喜爱。另一方面,榆林窟的中心工作“保护、研究、弘扬”,随着一个个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终于迈开了新的步伐。在文物保护方面,我们坚持把对文物本体和遗产地环境的有效保护,放在文物保护工作的首要位置。李立新副所长挂帅,在洞窟内率先实施玻璃屏风保护项目,增强了文物保护性展示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在人文研究方面,我们不断加大对文物研究室工作的支持力度,完成《榆林窟艺术》初稿撰写,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牵头项目《榆林窟内容总录》的编辑工作取得初步进展,截至目前已完成近20个洞窟的调查与记录;并在陈展室独立策划了“中韩缘·佛教艺术展”,赢得了中韩各界嘉宾和媒体的认可与好评,为今后举办国际文化交流、展览和学术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距离瓜州县城70多公里的榆林河峡谷中,办公和生活条件极其简陋,现在能够坚持下来的守护者都是对这个地方充满感情的。在耗时近4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领导班子带头干,带动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真正把单位当做自己的家来建设。很多干部职工节假日没有回过家,几个月没有和家人见过面,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他们忠于集体,甘于奉献。“筚路蓝缕”是来时路,我们这一代人还真是坐着牛车来到这里,开启这一生与敦煌石窟的不解之缘。现在榆林窟焕然一新,物质上不再艰苦,但一定会有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唯有热爱和专业,才可将榆林窟守好、护好,让多年之后的中国人还能在这美妙的榆林河谷看见不灭的文明荣光。来源:第一财经,作者:宋子贞,系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党委书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永定土楼|永定土楼景区打造“沉浸式夜游”项目
-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智慧开放”项目等27个2021年智慧旅游典型案例发布
- 雪板|“家门口”就能体验冬奥项目!台州的这个冰雪乐园,你去过了吗
- 仰·望|坐画舫游水乡美景,体验网红项目过大年,渔耕粤韵旅游园春意浓
- 火山|火山也成网红冒险项目,很多人排队等着体验,是不要命了吗?
- 项目|大安市嫩江湾旅游区冰灯展开放
- 项目|践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奥虎冰雪嘉年华邀您冰雪体验
- 邱颂桥|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夜游项目,让游客目不暇接
- 金额达|江西签约24个文旅项目 金额达347.2亿元
- 三省旅游一卡通|赣鄂湘举行一卡通项目签约 将实现三省一卡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