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路|变!变!变!看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十八梯不只是一个地名。它曾是山城人必经的生活小道和岁月之路,是重庆人最深的乡愁所在。几百年来,它数度变迁,繁华一时衰败几秋。在这里,名士显贵、外交使节纵横捭阖、贩夫走卒、日常烟火缓缓延展,无数人都曾在这里落脚停留。

中兴路|变!变!变!看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改造前的十八梯 十八梯公司供图

明清时期,重庆是入川门户,陆路水路两栖交通便捷,往来商贾也多在此停留中转,因此彼时下半城至朝天门一带是繁华之地。此时,十八梯至上半城一带相对偏僻,军队教场设立在附近,现复旦中学的大门位置,便是那时教场军营门口所在地。

中兴路|变!变!变!看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旧时的十八梯 十八梯公司供图

随着商贸繁荣、人口激增,人们也开始在上半城安居乐业。至此,十八梯作为连接上下半城通道的重要地位就显现出来。要知道,如今连接着上下半城的中兴路、凯旋路都是抗战时期才修的。彼时十八梯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中兴路|变!变!变!看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旧时的十八梯 十八梯公司供图

自1891年重庆开埠后,作为商业重镇的重庆城快速发展。人口激增,扩城与改变市内基础设施成为必要。重庆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大刀阔斧,拆城墙修道路,城市交通迅速发展,以南区路和北区路为代表的现代公路开始联通起重庆城。而等中兴路、凯旋路修好之后,十八梯不再成为最主要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

但对于十八梯来说,真正的伤害来自于战火。

较场口十八梯防空洞,是当时重庆的大防空洞。防空洞地深10米、长两公里,有3个出口、高2米,里面有木凳、为了照明,每隔一段距离有一盏油灯。但这里条件简陋,十八梯防空洞没有进水、通风、防火、防毒设施。

6月5日,在日机持续五小时多“疲劳”轰炸中,十八梯、演武厅和石灰市防空洞隧道发生了避难者窒息践踏伤亡惨案,遇难者约2500人。举国甚至世界为之震惊。

中兴路|变!变!变!看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较场口十八梯防空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渐渐起飞,重庆当然也在其中。以解放碑步行街为代表,重庆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而曾经繁华的十八梯却逐渐沉默。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南纪门建立劳务市场,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也居住在了十八梯。大部分原住民逐渐搬离,十八梯开始显得陈旧而杂乱。

那时十八梯的市井气息浓厚--廉价旅店、茶馆、采耳、饭馆、拔火罐、麻将馆等消费场景,就随着这些落脚者应运而生。在这段似乎被时代遗忘的空间里,散发出与现代化城市完全不同的烟火气,特别是让它在与一街之隔,繁华时尚的解放碑相较之下,显示出弥足珍贵的温馨画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