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消失的两座门(二)

长安街因地处中国北京市中心、历史悠久、多次举办全国重大庆典活动而闻名中外,素有“十里长街”“神州第一街”之称。长安街|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消失的两座门(二)
文章插图
漫步长安街,回顾历史,天安门前有一条长约370米、东西走向的街道,古时称“天街”。曾经有两座很重要的门就横跨在天街之上,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长安街|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消失的两座门(二)
文章插图
在天街的东西两端,各建有一座单檐歇山三阙门式砖石结构建筑,东为长安左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前稍东),西为长安右门(今中山公园正门前稍西),取“长治久安”之意。 这两座门建于明永乐年间,是皇城通往朝廷衙署和内城通往皇城的主要通道,是朝廷文武大臣上朝的必经之门。门前竖立一座石碑,上面刻有8个大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门前有禁军站岗。也就是说文武大臣无论官职几品,爵位多高,在此要下马、下轿,步行进入皇城。普通百姓不许进入,他们来往于东城和西城之间,须绕行于大明门(大清门)以南或北安门(今地安门)以北。平日文武大臣上朝面奏皇上时,都要从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进入,经公生桥,入承天门、端门,过午门、太和门,最后到太和殿上朝。长安街|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消失的两座门(二)
文章插图
明清时期,地方各省的举人,皆可进京应考。但进京应考的举人,必须首先集中在千步廊东廊房,经礼部会试考中贡士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最终由皇帝甄选排名。殿试两天后,开始阅卷放榜。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放榜用黄纸书写,称为“黄甲”,也就是民间说的金榜题名。 凡是上了金榜的,均视为跳过“龙门”。金榜题名的进士在放榜后,由紫禁城出午门、端门、承天门,左拐穿过长安左门,离开皇城禁地,在临时搭建的龙棚内喜看黄榜。所以,民间把进士出长安左门,称为鲤鱼跳“龙门”,从此飞黄腾达。长安街|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消失的两座门(二)
文章插图
长安右门被民间称为“虎门”。清廷规定,每年各省在秋季以前判处死刑的案件,须上报刑部。各省上报的案宗首先要集中于宫廷广场西侧的千步廊,由刑部会同大理寺等进行审核之后,奏请皇帝裁决,名曰“秋审”。霜降前皇帝对上报的案件进行二审,也就是“终审”。然后,由宫内将皇帝的裁决经天安门送出,右拐出长安右门公之于众,名曰“朝审”。然后将犯人押出天牢,出长安右门验明正身后押赴法场。犯人押出长安右门,如入虎口,难以生还。所以,民间就将长安右门冠以“虎门”之称。如此有历史感的两座门为什么没有保留下来呢?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的存废问题曾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从开国大典的新闻纪录片中,我们大抵还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当时的形貌,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虽有些陈旧,但依然完好无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