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首钢和一座城

高炉|首钢和一座城
文章插图

首钢园区的“西十筒仓”旧址,成为冬奥会组委会所在地。人民图片
高炉|首钢和一座城
文章插图

观众在首钢园举行的冬博会上观看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模型。陈晓根摄
在首钢工业园,有一块醒目的标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砖红色的大字凝结着氧化过的岁月痕迹,大字之下是一片本色的钢板,钢板上的锈迹深深浅浅,从远处看像一幅别具匠心的溪山行旅图,昭示着首钢的历史和今天。
首钢的整体搬迁,距今已有11个年头了。首钢人习惯用两个词来浓缩百年时光里的巨大变迁——“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山到海”指的是首钢从背靠燕山山脉到渤海之滨的曹妃甸;“从火到冰”指的是首钢从热火朝天的炼钢地,变成了冰凝雪融的冬奥会场馆。
一个企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一座城市的岁月里,绵延百余年?
“既然是首,就要带头”
首钢的前身是1919年建立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铁厂。
新中国成立后,在废弃了30多年的旧铁厂里,工人们胼手胝足地建起了一座新的钢铁厂。1950年,破旧的一高炉被提上改造日程。首钢几十名工友连续33天没回过家,24小时连轴转,使得高炉的两个主要指标全部达到了世界第一:利用系数突破2.5,超过了当时苏联的钢厂;焦比降到336公斤,低于日本同级别的钢铁公司。
二号高炉改造,三四五号高炉,初轧厂,冷拔厂,电焊钢管厂……一个接一个开工上马的工厂,将首钢厂区外一片片荒野和菜地变成了一座座崭新的厂房。
随着首钢厂区逐渐扩大,从厂区到北京市区的沿线也逐渐繁华。上世纪60年代,北京修建新中国的第一条地铁时,整个石景山地区还是乡村,只是因为首钢坐落于西郊,才会在地铁里加入了需要通向首钢家属区的站点。
1970年6月8日,在接见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代表时,周恩来总理对首钢的代表说:“首钢是首都的钢厂,既然是首,就要带头!”
很长时间里,首钢人都是按照这句话,去理解和承担自己在北京肩负的使命。在那段北京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为最大目标的日子里,整个北京的第二产业比重从1954年的44.1%,提高到1980年的71%,而首钢的突飞猛进是其中最大一块“压舱石”。
工业改革看首钢
1994年是首钢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这一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00多万吨,名列全国第一。首钢一家企业上缴的利税达到全北京市税收的23%。
这一切都要从1979年的改革说起。
1979年,首钢成为国务院宣布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的8家试点单位之一。首钢提出了“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承包方案——在每年上缴利税递增7%的前提下留成利润。“承包制”给首钢带来的是跨越式的大发展:到1988年,首钢铁矿石产量1975万吨、生铁产量336万吨、钢产量357万吨、成品钢材产量314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75.9%、137%、199.4%、268.4%。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