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你的心中,可还留得住一座“桃花源”?( 二 )


他笔下的《桃花源记》,生活着一群和他一样普通的人,非富非贵,也不是神仙,只是为了躲避战乱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如果一定要说他们和世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保留了一些天性的纯真。
诗经|你的心中,可还留得住一座“桃花源”?
文章插图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比之于陶渊明和桃花源中众人的先祖,当然幸运的多。无论是生活于东晋至刘宋时的陶渊明,还是“先世避秦时乱”的桃花源居民,他们都遇到过那种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时局。
没有战争、没有苛捐杂税、没有门第森严、没有仕途险恶和官场污浊,只有淳朴的田园生活,自己种田自己吃饭,这就是陶渊明空想中的幸福生活,这也是他想留给大众最后的一片精神净土。
可惜,1600多年后,这片最后的净土,还是在推土机和资本的轰鸣中,被攻陷了。
陶渊明的身上,同时有着儒家和道家的两种修养。譬如,你可以在这篇《桃花源记》里,踅摸到《道德经》的影子。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诗经|你的心中,可还留得住一座“桃花源”?
文章插图

老子对“小国寡民”社会形态的这段描绘,和《桃花源记》中的下述一段就有相互印证之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单纯、质朴的民风,远离世俗的喧扰,活出真我的世外田园,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
儒家经典《诗经》中的《击壤歌》有云: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种劳作之后怡然而歌,没有竞争的大同样子,不就是桃花源的文化意象吗?原来,这种桃源人文理想,早根植于中国人心底数千年了。
诗经|你的心中,可还留得住一座“桃花源”?
文章插图

在《小窗幽记》里,你还会发现这种桃源情怀,一直在中国文人心中有承袭、有落地:
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下,焚清香读书,设净几鼓琴,卷疏帘看鹤 。
桃花源的情怀,也可以写意,也可以从世外走进人间。桃花源,就这样成了中国人理想生活的文化符号。
桃花源,桃花源,当然要有桃花。
整篇《桃花源记》中,让人惊艳的具象景物所在,是因为这一句才有了灵魂和记忆锚点: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诗经|你的心中,可还留得住一座“桃花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