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定州碑林
定州碑林定州碑林位于定州市区中心繁华地带,西临商业街,南临中山中路 。园内保存大量汉代石刻及历代碑刻,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园内首先可以了解回廊四壁镶嵌的488块汉代带铭石刻,这批石刻是1959年于定州北庄子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0土的 。铭文中记录着采石场地、郡国、县邑及采石工匠名,从中可以了解涉及到的东汉六州十余个郡国,是研究汉代地理、郡县名称的重要依据,也为汉代文字从篆书到隶书演变过程提供了大批文字资料,保存着这样大批的汉代文字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 。此外,还有乾隆御碑、关羽风雨竹碑、苏东坡雪浪石、苏东坡雪浪石图石刻、王维阴阳竹石刻、宋韩魏公祠堂绘画记等著名石刻,这批石刻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是石碑刻及书法爱好者研习的好去处 。院中高大的封土之下保存着一座完好的东汉墓室,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 。墓室南北长24米,东西宽10米,由前室、东西耳室、中室、后室组成 。
7、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
净众院塔基地宫位于定州市文庙街净众院内,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1969年发现并发掘 。地宫坐北朝南,砖砌方形,穹隆顶,南壁设石门两扇,门前为拱券甬道 。地宫为藏舍利之用,东、西、北壁均做彩绘壁画,穹隆顶彩绘花卉、凤凰 。出土珍贵文物有银塔、银棺、银瓶和北宋早期的定窑瓷器 。据铭文记载,瓷器专为寺院特制,为研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该基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公兀995年),座北朝南,砖室方形,穹窿顶南壁设石门两扇,门前为拱券甬道,地宫用于秘藏舍利之用 。1969年由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清理,共出土文物l06件,主要有银塔、银棺、银瓶、石函、石棺、琉璃葫芦以及北宋早期的定窑瓷器55件 。塔基内现保存有彩色壁画,内容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奔丧情景,穹窿顶彩绘花卉、凤凰,整个画面构思协调,画技高超,线条流畅,不失为壁画佳作 。1982年7月,净众院塔基地宫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8、大道观玉皇殿
大道观玉皇殿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兴华中路 。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 。该殿颇具元代建筑的典型减柱造特色,东西长七间,南北宽四间,庑殿顶琉璃瓦剪边,设三跺单翘单昂斗拱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大道观东曾有池塘,养鱼栽荷 。州人每逢中秋佳节携酒前往赏月,因景取名“西溪玩月”,被列为定州八景之一 。殿内四壁现存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沥粉贴金帝王出巡图 。画面人物栩栩如生,画工可与五岳之一的北岳庙壁画媲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道观原为中轴式群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大照壁、关帝殿、二神殿、六神殿、玉皇殿、老君殿五座大殿,现仅存玉皇殿 。玉皇殿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面阔七间,南北进深四间,采用了元代常用的减柱造,庑殿顶,琉璃瓦剪边,设三踩,单翘单昂斗拱 。昂嘴造型似为明清中叶时期造型,但昂嘴根部与宋式做法相合,反映该大殿可能经历了明清时的大修 。
9、汉中山王墓
汉中山王墓分布在遍及河北省定州市全境25个乡镇,其中大部分墓葬分布在定州市城区的东部、西部和南部 。它是两汉时期中山国王及上层贵族的墓地,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4至公元184年间 。自1959年以来,先后发掘了中山简王刘焉墓、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三盘山120~122号墓、陵北137号墓等 。汉中山王墓墓葬规格高,出土文物丰富 。如刘修墓采用“黄肠题凑”葬制,墓主身穿的金镂玉衣,还出土了颇具文献价值的《论语》简册 。刘焉墓发现的174块带文字的石块,记载了中山国及邻近郡国的许多地名,对研究中山国的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些文字还为研究汉字由秦篆向汉隶的转变提供了实物资料 。刘畅墓也出土了银镂玉衣两套及大量精美的金、银、铜、铁、玉石器 。汉中山王墓为研究汉代诸侯王墓葬制度以及中山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
10、静志寺塔基地宫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区新立街草场胡同 。静志寺塔基地宫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地宫呈方形,砖筑,面积7.2平方米,墙高1.1米,全高2.34米 。木构彩绘斗拱,顶口盖石雕歇山式屋顶,南面券门两侧绘天王像,北壁绘释迦牟尼涅槃图,生动显现十大弟子及亲人为佛祖奔丧情景 。东西两壁彩绘戎装天乐图,表现帝释天、梵天礼佛画面 。2006年静志寺塔基地宫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