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天坑生物探秘丨去大天坑有点难?走,先去小天坑热个身

为了寻找百年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的踪迹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跟随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考队走进云南蒙自天坑 , 并用镜头详细记录下了这次科考的全过程 。
昨天(19日) , 采访人员和科考队找到了云南蒙自大天坑冷泉天坑的入口 , 但由于这个大天坑深达百米 , 再加上暴雨连连 , 上下坑都面临不少难题 。 因此科考队提议 , 先去老寨小天坑 , 熟悉地理环境、进行科考并做技能训练 。
大小天坑有啥不同 采访人员现场揭秘
大小天坑有什么区别?
采访人员在这里又遭遇了什么?
来跟随总台央视采访人员的镜头一探究竟
这个天坑和之前的相比 , 更加容易被发现;和上一个大天坑茂盛的植被不同 , 这一个出口是裸露在外面的 。 但是要过去 , 还是没有路 。 不仅周围的石头非常尖锐 , 脚下也容易打滑 。
科考队|天坑生物探秘丨去大天坑有点难?走,先去小天坑热个身
文章图片

第一眼看上去 , 小天坑近在咫尺 , 但真正走起来 , 每一步都很艰难 。 通往小天坑的路 , 几乎是在眼前这些石头缝里踩出来的 。
科考队|天坑生物探秘丨去大天坑有点难?走,先去小天坑热个身
文章图片

虽然不像大天坑那么泥泞潮湿 , 但每一步踩下去都要多留个心眼 , 不然很容易被尖石擦伤;和大天坑树木茂盛相比 , 这里的灌木丛虽然不高 , 但分布很密实 , 而且大多树枝都带刺 , 一不小心就会挂彩 。
尽管采访人员已经接受了为期两周的训练 , 对SRT这些设备有了初步了解 , 但是在实战面前 , 教练也不敢大意 , 再次重复起了训练口令 。
科考队|天坑生物探秘丨去大天坑有点难?走,先去小天坑热个身
文章图片

小天坑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陷坑状的构造 , 一侧是溶洞 , 一侧是塌陷的浅坑 。 它的坑壁和大天坑几乎一样陡峭 , 但攀爬难度和工作强度都小于大天坑 , 因此选择在这里进行热身训练 , 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科考队|天坑生物探秘丨去大天坑有点难?走,先去小天坑热个身
文章图片

为大天坑“热身”!走 , 去小天坑实训
在下坑之前 , 教练介绍 , 这次采用的办法是常见的SRT综合技术 。 SRT综合技术是在单绳的基础上再加一道安全系统 , 相当于双重保障 。
进入小天坑采访人员有什么发现?
科考队实现了哪些预设目标?
科考队队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张挺介绍 , 来小天坑主要有两个目的 , 一是采集种子 , 一是进行下大天坑前的适应性训练 。
对于采访人员来说 , 入坑是体能和毅力的双重考验 。 科考队教练要求 , 上下坑都要按照规范的技术要领来进行 , 各种不规范的操作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 科考团队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要认真专注 , 全力以赴 , 合作无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