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鹰|西海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好生活


新华社银川9月16日电(采访人员艾福梅、卢鹰、张亮)初秋时节的六盘山,晴朗时天高云淡,特别西北;雨后则是云雾缭绕,胜似江南。
有着“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的冶家村就位于六盘山脚下。近些年来,这个回族群众聚居村落依托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家乐和民宿数量已从最初的十几家增加到如今的135家。
“2020年全村旅游收入达到了609万元,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冶家村党支部书记兰胜利说。
来自甘肃的游客于晓霞和朋友们相约来冶家村的农家乐游玩。“这里环境挺好,没有什么污染,我们玩得挺开心。”她说。
村民冶会龙2013年开始办农家乐。在政府支持和自己努力下,农家乐规模不断扩大,环境与设施也越来越好。“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里就可以赚钱,生活也过得更好了。”他说。
冶家村今日的热闹与幸福,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卢鹰|西海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好生活
文章插图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航拍图。新华社采访人员 卢鹰 摄
冶家村位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泾源县与宁夏中南部西吉县、原州区、红寺堡区等其他8个县区一起统称为西海固地区。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家无隔夜粮,冬无御寒衣”一度是常态,联合国专家考察后曾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海固地区,也是回族等民族群众聚居的区域。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西海固作为“三西”地区之一,首开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先河。
近40年来,西海固历经“双百”扶贫、千村扶贫、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等系列扶贫工程,中国向西海固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助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发展,打通了贫困地区“内通外联”通道。
2020年11月16日,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西海固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社会进步的美好生活。
卢鹰|西海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好生活】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回族村民刘克瑞家,一张“泛黄”的照片贴在墙上:破烂的土坯房和贫瘠的土地几乎连成一体,一对母女站在房前,山大沟深、破屋烂衫,整张照片看不到一丝绿色。
卢鹰|西海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好生活
文章插图

村民刘克瑞(左)和妻子(右)、孙女在自家门前。新华社采访人员 徐钦 摄
照片上的母女俩是刘克瑞的妻子和女儿。2012年,他们在搬离干旱、偏远的老家,移民到近水、近路的弘德村前,拍下了这张照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