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不喜欢上海才需理由

是不是可以向公众征集,写一个2021版《喜欢上海的理由》?还是原来的曲,原来的风格,重新填词;可以是普通话,也可以是上海话。
马尚龙:不喜欢上海才需理由
文章插图
喜欢上海的理由?喜欢上海需要理由吗?只有不喜欢上海才需要理由啊。
有媒体筹划了一场活动,采访众多上海贤达,请他们谈谈喜欢上海的理由,我忝列于筹划者中。
在筹划时,我以我个人的感受,问了这么一句:喜欢上海需要理由吗?果然,众多受访者的回答,都是从反问开始。有趣的是,反问过后,每一个受访者总是说出了非常个人化的理由。或者是一路秋雨落叶,或者是一位医生,或者就是一家面馆……
现在,真是很难一言而尽喜欢上海的理由,不像20年前的2001年,“喜欢上海的理由”这个命题,一下子戳到每个上海人的兴奋点。
确切地说,“喜欢上海的理由”,只是一支歌,还只是一支力波啤酒的广告歌。“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第一次干杯,头一回恋爱……”那一年,电视台每个频道轮番播出,以至于,上海人都会哼了,都记住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支广告歌的“时代意义”。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上海媒体上,第一次直面且饱含感情地歌唱上海人心中的上海生活和上海情调,是第一次由上海人唱出了爱上海的歌。在此之前所有的写上海唱上海,永远是在歌颂上海的贡献,而不是上海人的情怀;真要写到上海人,那便是苟且、计较、懦弱。唯有《喜欢上海的理由》,将上海人的情怀、市井和感情,提升到了城市的格调。如今很是闹猛的海派文化,是要记得这支广告歌的推波之力的。
马尚龙:不喜欢上海才需理由】力波借助上海概念赢了,但是力波不知道,上海概念如此张扬的提出,喜欢上海的理由如此感性的梳理,何尝不是力波为上海做了一个最大的宣告?20年后,它的广告意义早就淡出,但是对上海的歌咏,留下来了。
回想2001年前后,上海人的感觉终于又好起来了。他们皆是八九十年代的过来人,彼时上海皱过眉头。就业困窘有一百万下岗工人,住房紧张有十数万人均不足2.5平方米的特困户,卫生间尴尬有几十万只马桶。于是应运而生了菜篮子工程,四零五零工程,危房旧房改建工程……有去深圳公费旅游的,皮夹子里只有几张大团结,实在难为情,被深圳的总经理朋友讥笑是“上海表哥”——表哥当然是穷的。有乡下人到上海,在上海亲戚家里打地铺做客,感叹道,上海有什么好啊,困觉也没地方困。
有一段时间,是否喜欢上海简直是一个问题。
最尴尬的日子,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片。上海人的日脚好过起来了,动迁的动迁,买房的买房,钞票多了,窘迫少了,上海人腰板扎足了。力波广告歌终于找到可以登陆的“诺曼底”——上海风情、上海格调、上海生活,上海人喜欢的上海。2001年,“喜欢上海的理由”,唱得正是时候。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