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广州这寺庙是“四大丛林”之首?规模非最大!历史非最久!凭啥?( 二 )




我安静地走近舍利塔 , 只见塔身是用肇庆七星岩汉白玉砌成 , 高有七米 , 外观有六面七层 , 每层级乃至每块石是以青铅粘边 , 结构坚固 。 塔身每面皆刻有精致雕花镂边花纹 , 显得十分精巧和典雅 , 从这方面看 , 这称得上是岭南石雕艺术精品 。

在星岩汉白玉石舍利塔的一边 , 挂了一块牌子 , 上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对眼前的星岩汉白玉石舍利塔的建造原因、历史作了详细介绍 , 原来在清朝康熙四十年 , 即1701年 , 华林寺的住持元海奉康熙皇帝御旨 , 在寺内建造舍利殿、精制舍利塔奉安佛舍利 。 在1965年移到了解放北路兰圃内 , 人们在拆卸塔基时 , 在地穴发现了盛有22颗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的四重宝盒 ,在1994年至1996年 , 舍利塔和21颗佛舍利子分别重归寺院 , 成为华林寺“镇寺之宝” 。 从上面的文字描述 , 解开了华林寺成为四大丛林之首的原因 , 华林寺供奉着释伽如来的真身舍利 , 这是佛门圣物 , 人间至宝 。 可此时 , 珊珊三丫头心中有许多的疑问:如此珍贵的佛门圣物 , 当年为什么会移动?为什么从22颗变成了21颗?从1965年发现 , 到回归华林寺 , 释伽牟尼佛真身舍利又经历了什么?

在佛教中 , 舍利子通常是在僧人在火化后发现的结晶体 , 多作坚硬珠状 , 五彩耀目 。 在佛教中 , 认为舍利子是高僧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的结晶 。 根据佛教史籍记载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之后 , 全身都变成了细颗粒状舍利 , 在中印佛教交流的二千多年历史中 , 不少高僧从印度来到中国 , 对于华林寺内的舍利 , 有资料认为是达摩初到中国时携带来的 。 而从建造舍利塔的时间 , 华林寺的舍利至少在康熙四十年之前 , 就藏在寺中 , 并且得到康熙御旨 , 建舍利塔奉安佛舍利 。

为了解开心中的更多疑团 , 在这次华林寺之行结束之后 , 珊珊三丫头查阅了许多资料 , 了解了一些关于华林寺释伽牟尼佛真身舍利被发现和回归的记载 , 其过程大概如下:
1、1924年 , 当时的广州当局为筹措军费 , 华林寺除库房及罗汉堂外被拍卖改建为民房 , 舍利塔被留在了华林寺前街中心 。
2、1965年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决定将街心的石塔迁移至解放北路兰圃内存放 , 就发现了盛有22颗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的四重宝盒 。

当时工作人员细心一层层拆卸石塔时突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石函揭开石函的盖子里面是一个边长17.5厘米的扁方木盒 。 木盒由松香封裹盖面有“佛舍利”3个朱色字迹 , 木盒内藏着一个方铜盒盒盖上刻有“大清康熙辛已孟秋华林寺主持沙门之海敬合”19个字 。

启开密闭的铜盒可嗅到浓郁香气盒底散置38粒大小不等的珍珠 , 其中3粒琥珀珠1块沉香木 。 沉香木上压着一个直径为9.8厘米、周身铭刻着莲花和圆点纹的圆形银盒盒盖上刻有7个梵文 。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揭开银盒时不禁惊呆了:盒中盘绕着一枝银质莲花每朵莲花镶嵌着11朵复瓣莲花 , 中间都有莲房莲房有盖子盖着神奇的“佛舍利”就贮于莲房内共计22粒呈水晶透明状 , 亮光照到时晶莹夺目;颜色多而鲜艳 , 有白、红、黑、绿各色;形状各异 , 极其细小 , 或如珠子 , 或如米粒 , 或呈不规则状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