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ip化不够成熟的原因 文旅融合ip工程( 三 )


2.主题公园模式 。主题公园以其长远的文化特色、便捷贴心的服务、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互动虚拟式体验 , 吸引了很多游客过来 。游园观景与文娱相结合 。国内最具代表的如杭州宋城 , 宋城集团充分挖掘西湖强势的品牌内涵 , 延伸西湖品牌内涵 , 延伸西湖品牌 , 建造宋城风景区 , 动态的在线宋代风情 。“宋城”是两宋文化在西子湖畔的自然融合 , “西湖”是两宋文化的自然载体 , 两者形成“形象”叠加效应 , 产生互补效果 。《宋城千古情》等多个项目都是与成熟景区绑定 , 利用景区庞大的客流优势 , 达到了较好的营销和宣传效果 。
3.特色小镇模式 。文旅小镇以古镇为载体 , 融入民俗、文化艺术、非遗展示、文艺酒吧、个性客栈、特色文创等元素 , 在业内“圈粉”无数 。重点突出小镇的文化内涵 , 安顺旧州古镇 , 集神奇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沉淀、绚烂的民族民俗、独特的饮食文化于一身 。打造古镇旅游新业态 , 深入挖掘优势资源 , 充分体现小镇资源特色 。
4.旅游演艺模式 。近年来 , 旅游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艺的热潮 。2004年由著名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制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的 , 仅在2009年就演出了497场 , 观众达130万人 , 演出收入逾2.6亿元 , 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 , 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以及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热潮 。
5.文创开发模式 。优秀文创产品迎合了大众旅游时代文化体验需求 , 迪士尼乐园创造的“IP 衍生品”经营模式 , 围绕迪士尼核心文化开发了服饰、出版物、玩具、食品等一系列消费品 , 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等各种需求 。在开发过程中 , 将更多的结合文化、科技、互动体验等产业发展模式 , 使产品更具内涵化、品质化、生活化 。
6.文化节庆模式 。近几年 , 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文旅融合的一抹亮色 。比如九江市庐山问茶会已连续举办五届 , “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吸引数千名海内外诗词爱好者积极参与 。2018华侨城文化旅游节推出九大类文旅产品 , 有布局全国的“文化 ”特色文化小镇;“文化 科技”、“文化 ‘一带一路’”、“文化 美丽乡村”的云南全域旅游 。
十、农文旅融合的五个着力点?1、民俗文化 , 打造传统文化复兴 。
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保存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留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的基础上 , 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 , 并运用现代手段 , 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 , 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场所 。
2、创意农业 , 打造现代化的乡村旅游 。
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 将农业产业当作旅游来做 , 种植作物除注重其本身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 还充分挖掘科普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 。在果园农田中建设休闲栈道、观景平台、休息设施、农业乐等设施;建设农耕文化园、百草园和百花园、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 , 提升农业产业观赏性、体验性、科普性 , 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
3、集群产业 , 打造特色休闲庄园模式 。
特色庄园模式以优势农业为依托 , 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 , 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 , 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 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 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
4、聚焦业态 , 带动区域小特色大产业 。
通过区域美食、特色产品等的挖掘 , 凭规模优势和特色打造出爆点 , 也不失为一条可行道路 。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 , 转化为特色商品 , 打造以爆点带动品牌的“轻启动”模式 。
5、休闲养老 , 打造生态康养生活方式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 , 养生农业已经逐渐成为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向康养旅游转型 , 推动农耕经济 , 带动乡村建设发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