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视点丨回工人的“娘家” 找青春的记忆( 三 )


视点|视点丨回工人的“娘家” 找青春的记忆
文章图片

二宫职工图书馆与读书少女雕塑 。 伊健 摄
踏进图书馆 , 还是原来的地砖 , 还是原来的吊灯 , 还是原来的格局 , 阅读室里的窗子开着 , 靠通透的自然风就让室内的温度刚刚好 。 刺眼的阳光被茂密的树荫遮挡了 , 窗外小草的清香随着微风吹进房间 , 读者坐在窗边的书桌旁 , 沉浸在图书的海洋里 , 仿佛忘了今昔是何年 。
正在看书的女士叫张岚 , 年近七旬的她静静地坐在那里 , 手捧着乌兹别克斯坦作家卡迪里的小说《往昔》 。 又一次坐在二宫图书馆里读书 , 让这位阿姨仿佛回到了曾经的读书年代 。 张岚说:“当年 , 二宫图书馆就是我的自习室 , 这里就是我的第二课堂 。 ”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 ,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 那时“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风头正劲 , 1985年 , 32岁的张岚有幸能够重新回到校园 , 有幸把年少时遗缺的知识补回来 。 “从那年起 , 我读了天津广播电视中专 , 因为在本单位就做财务工作 , 因此选择了会计专业 。 ”张岚介绍说 。
视点|视点丨回工人的“娘家” 找青春的记忆
文章图片

二宫职工图书馆报刊阅览室 , 一位读者正在静心读书 。 伊健 摄
在职读书压力重重 , 不仅要把课程都掌握 , 还要照顾一家老小 , 特别是32岁的女同志 , 孩子只有4岁 , 正是整天缠着妈妈的时候 。 “晚上要去学校上课 , 到了公休日想静下来看看书很难 , 总是左手抱着孩子 , 右手翻着书本 。 ”张岚回忆说 , “为了让我学习 , 婆婆把家里唯一的黑白电视机搬进了我的房间 , 保证我能收看‘空中课堂’节目 。 同时老人还告诉我 , 把照顾孩子的事彻底放下 , 认真读书 。 ”
为了让张岚不分心、好好读书 , 婆婆替她把家务活都担下了;到了公休日 , 备好了一天的食粮 , 带上保温杯就让她出门读书了 。 “我就骑着自行车赶到二宫图书馆 , 就坐在这个房间里 , 美美地看上一天书 。 ”张岚指着当年读书的位置讲述 , “当时这里是自习室 , 前面有黑板 , 下面都是长条桌 , 我总是坐在这里读书 。 ”
历经两年多的苦学 , 张岚取得了中专学历 。 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 , 她最要感谢的就是自己的婆婆 , 同时也对这座陪着她走过两年时光的图书馆格外怀念 , 格外有感情 。
这些年 , 张岚的家从河东区搬到了河西区 , 逛二宫的机会少了 。 前不久听说二宫以新的面貌亮相了 , 职工图书馆这处文保建筑也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 因此她要赶来回到“课堂” , 重温当年的情愫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