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

十年前的今天,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一处世界遗产。这是属于浙江人的骄傲时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历史上被无数文人雅士诗文推崇的西湖,也从这一刻起,走上世界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
文章插图

候鸟变留鸟 鸳鸯保护区越来越热闹
申遗成功十年来,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是生态越来越好。以鸳鸯为例,2010年左右,西湖边的鸳鸯数量还非常有限,大多数只是在冬天“路过”西湖,短暂停留的候鸟。如今在西湖孤山附近,鸳鸯已经成为常驻居民,在湖中繁衍生息,备受游客喜爱。今年西湖新生小鸳鸯的数量,达到26窝,总数量为221只,突破了历史记录。
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
文章插图

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
文章插图
鸳鸯变多,与西湖水质的改善不无关系。2011年以来,西湖景区管委会对现有的6.5 平方公里西湖水域,采取引配水工程措施,为西湖配水换水,定期实施西湖疏浚,保持平均水深不小于2.5 米,近年来西湖水质基本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水标准。
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
文章插图

申遗成功十年 西湖修炼“内功”
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10年来,尽管西湖三面云山的整体格局和景观分布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但生态环境、管理手段和保护理念已经迭代更新,数字化技术让山水林湖草生态系统及文物史迹监测更加精密。
十年来,西湖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呢?2012年《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填补国内文化景观专项立法空白。2014年提出国内首个规范景区业态的《西湖风景名胜区业态提升规划》。
2018年,西湖名胜区管委会对多处景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尝到“共享红利”的景区村民开始从“生活者”转为“守护者”。2019年,杭州履行承诺,对突破西湖天际线的香格里拉饭店东楼进行降层改造,老建筑与遗产区山水景观更为融合。2020年6月24日,杭州启动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工作,让世界看到杭州之美,西湖将发挥更大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申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候鸟变留鸟 西湖修炼“内功”
文章插图

变的是保护管理手段,不变的是“还湖于民”的目标,西湖申遗成功至今,景区信守承诺,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这对杭州市民和游客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