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守护一山鸟鸣声(逐梦)( 二 )


陈志高惊问:“那是什么?”
同事说:“非法捕鸟用的 。 ”
上前一看 , 鸟儿有的还在挣扎 , 有的已经一动不动了 。 当时的陈志高只认识其中一种鸟:麻雀 。 他们赶紧把网拆除 , 放飞幸存的几只小鸟 。
继续上路巡护 。 陈志高问:“他们为什么捕猎鸟儿?”同事答:“有人把这些抓来的鸟儿拿去卖钱 。 我们要坚决打击这种行为 。 ”一路上 , 陈志高都为那些死去的鸟儿暗自悲伤 。
山中天气多变 , 雷雨突然来袭 。 他们一行人走在半山腰 , 正处在落雷的危险区 。 一道道强光闪过 , 雷电从高空倾泻而下 , 闪光与炸响令人毛发直竖、浑身发麻 。 他听见同事喊他赶紧下山 , 躲开大树……
等到了安全区 , 同事半开玩笑地说:“要是被雷打中了 , 你怕不怕?”怕当然是怕 , 但想到那些无辜的鸟儿 , 那也是一个个生命啊 , 怎么能弃它们不顾?
无独有偶 。 2015年初夏 , 陈志高带着两个新入职的同事巡护九连山最高峰黄牛石 , 行至海拔1300米处 , 云团飘来 , 闪电如巨剑当空 。 头发立竖 , 人发麻 , 惊恐写在新同事的脸上 。 陈志高赶忙招呼大家撤离 , 就像当年老同事对自己那样 。
一样的雷电 , 不一样的角色 , 一晃就过去了25年 。
这25年来 , 陈志高全身心投入工作 , 通过日常巡护、重点走访、普法宣传等 , 令捕鸟的罗网、抓野鸡的铁索、围猎野兽的铁夹等在九连山基本绝迹 。 与鸟儿的朝夕相处 , 更是让他练就了“闻声识鸟 , 依影认鸟”的绝活儿 。

从巡护排查到设卡抽检 , 从森林防火到环境调研 , 从生态宣传到联合执法……陈志高把对鸟的爱 , 化作对工作的痴迷、对保护手段的创新、对自然保护的虔敬 。
如何让鸟类不受伤害?陈志高创造了一套新的工作方法 。 他知道 , 大多数当地百姓都遵纪守法 , 偷猎的总归是少数 。 在掌握了有偷猎行为人群的基本情况后 , 陈志高通过走访、谈话、帮扶、找亲友去说服、联系村干部去教育等方式 , 一遍又一遍地开导、感化他们 。 对于生活困难的人 , 陈志高帮他们出点子 , 鼓励他们出去打工挣钱 , 或者在家搞副业、创家业……
观念一变 , 局面一新 。 人们眼中的九连山 , 不再是木头和野味 , 而是清新空气、优质水源、森林美景 , 以及可以休闲观赏的多样物种 。 改变“靠山吃山”的“吃法” , “农家乐”“生态游”让山里人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
即便如此 , 巡山的工作依然不可放松 。 就在我抵达九连山的前一天 , 陈志高还在巡山观鸟的路上 , 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 。
2022年1月26日 , 南方小年 , 陈志高正常上班 。 戴上渔夫帽 , 长焦相机扛在肩 , 望远镜挂胸前 , 录音笔揣进兜 , 出门去巡护 。 途中 , 一群灰白色小鸟吸引了他的注意 。 他赶紧安好三脚架 , 架上相机 , 调好焦距 。 镜头里的鸟 , 上体暗灰色 , 黑色纵纹点缀其间 , 下体白色 , 胸和两胁烟灰色 。 这形象 , 陈志高在鸟类图谱上多次见过 。 他一时激动得心跳加速 , 自他来九连山工作以来 , 这种鸟还是第一次进入他的镜头 , 也是第一次在九连山被观测到!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