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子|从一个“草格子”到一套“好法子”:治沙又致富的双赢“密码”( 二 )


法子|从一个“草格子”到一套“好法子”:治沙又致富的双赢“密码”
文章图片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 , 一座座设施大棚里种满了沙漠特色蔬果 。 (新华社采访人员任玮 摄)
“过去大家想的都是怎么让树在沙漠里活下来 , 从没想过有一天能靠沙漠富起来 。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 , 职工哈淑梅过去20多年间亲眼见证了她不敢想的“奇迹”:种4棚沙漠蔬菜、6亩露地韭菜 , 经营5亩育苗基地 , 管护1000亩防护林 , 在养殖场托管3头奶牛领分红 , 每年收入超10万元 。
哈淑梅夫妻俩都是林场职工 , 这些年他们一边治沙造林 , 一边沙里“淘金” , 用攒的钱在灵武市先后买了两套房 。 白天开车进沙区上班 , 晚上再进城回家 , 开启了“城乡结合”的工作生活模式 。
“沙区职工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 , 生活也好起来 , 这是对他们过去几十年辛苦治沙的最好回报 。 ”大泉管理站站长杨玉刚说 , 如今的白芨滩正在走上一条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采访人员任玮)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