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散文丨古村大皮口( 二 )


柴君山山脚就是大皮口古村 , 青山叠翠 , 水流潺潺中 , 150座古建筑各自独立成院 , 又相互映衬勾连 , 院子共有五纵六横、十二巷 , 巷巷相通、纵横相连 。 清一色的青砖灰瓦 , 一体的结构布局 , 一致的飞檐翘角 , 气势恢宏 , 特色鲜明 。 连绵20000平方米 , 面积之大、历史渊远 , 为湘南罕见 , 令人感叹惊奇 。 据专家考证 , 其中50多座为明代建造 , 90多座为清代建造 。 多数建筑辅以雕刻 , 建筑因雕刻精美如诗 , 温婉如画 , 虽非大家手笔 , 多是民间艺人的拙稚之作 , 但能工巧匠施尽其技 , 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愿景 , 通过一刀一凿细致深入的刻画 , 雕刻出建筑的骨髓 。 门头柱础 , 无处不刻 , 砖石木瓦 , 样样皆雕 , 院内门窗和梁枋上清晰可见雕龙画凤等吉祥图案 , 外墙及门头上更是题材广泛 , 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以及各种吉祥图文 。 古建筑核心区的五家(祠)堂 , 又名五节堂 。 建造尤为典型 , 其五间四进 , 由十二根柱子支撑 , 枋宽梁大 , 大厅两边的枋板嵌有大气威严的雄狮、貔貅大型浮雕各一对;下方上圆的石墩 , 每面都有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等浮雕 。 古建筑群 , 明雨清风里静谧而祥和 , 昨月今星中 , 雅致幽静 ,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烟火 , 生长着一世又一世的气节 , 历经世事沧桑 , 见证时代变迁 。
穿印满青苔的麻石小巷 , 过洒有花影的窄窄里弄 , 你可以随意走进农家 。 主人听见响动 , 会放下活计走到堂屋 , 朗声招呼:哦呵 , 您来了 , 来来 , 进来吃茶 。 没有惊诧 , 没有提防 , 还有点过份的热络 , 就像你是刚从外地回来的亲人 , 或来走亲戚的外家兄弟 , 有一种“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周到、热情和温暖 。 村里的老人是古村的活历史 , 外人可能很难想象 , 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一直住在同一间厢房里 , 而这在大皮口稀疏寻常 。 不管你什么季节去 , 三两老人总坐在那里 , 在幽暗光线里守着一个火盆 , 炭火明明灭灭的忽闪着 , 煨着一陶制茶罐 , 缭绕着诱人的雾气 。 茶罐一看就有年份了 , 包着厚厚一层浆 , 泛着油亮的光 。 火盆边往往是一张小茶几 , 几上有二个清雅古朴的小碟 , 碟里装的不是常见的茶点而是自制的姜丝、泡椒、酸豆角 , 这可能就是大皮口不说喝茶而说吃茶的缘由 。 木质墙壁上或挂着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结婚照 , 或张贴着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宣传画 , 虽然画质颜色鲜艳 , 但被长期的烟火熏燎 , 画幅已黄里泛黑 , 倒是跟建筑风格更显协调 , 很有些年代感 。
据村中有文化的老人介绍 , 古村村民为杨家将开创者杨令公的后裔 , 先祖智通公在元末明初率族人自江西吉安迁徙到水口山梅溪河畔 , 一部分在大皮口一代代生息繁衍下来 , 置家起业 , 开荒拓地 。 至明清时期 , 逐渐人丁兴旺 , 仓廪充盈 , 于是大兴土木、架房建屋 。 房屋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青砖青石、白墙黑瓦 , 飞檐天井、巷巷相通、纵横相连 , 形成了一个民居稳定、邻里和睦的家族式大村落 , 整个村庄全为杨姓 , 至今也没一家杂姓 , 自明朝建村以来人口一直在千人以上 , 近几十年一直保持在1600左右的规模 。 在湘南也算称得上神奇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